衢江区:一丛丛铁皮石斛“爬”满樟树

04.06.2015  15:33

   一丛丛铁皮石斛附在树干上,长出青青的叶子、壮壮的茎干,以及一朵朵漂亮的石斛花。近日,来到高家镇红日家庭农场,记者在一片茂密的樟树林里看到,树干上“爬”满了一丛丛“茁壮”的铁皮石斛。

  铁皮石斛生长于岩石缝隙间,对于种植环境比较挑剔,通常栽培是利用碎石基质作为仿野生生态环境。2014年3月,红日家庭农场主周卸才引进铁皮石斛原生态活树附生栽培技术,利用农场良好的生态环境,在35亩樟树上种上了两年生的驯化苗。

  “该技术已最大限度接近铁皮石斛的野生环境,产品养分含量高,无农药残留,食用安全放心。”区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该技术的要点是:选择周边空气环境好的乔木林,通过建造林内微幕喷嘀灌系统,控制林下的光照强度,营造一个适合铁皮石斛生长的原生态环境,将幼苗捆绑在树干上任其自然生长,禁止使用农药化肥,减少铁皮石斛与土壤的接触,避免各类细菌的侵害。

  为了种植品质更佳的铁皮石斛,树上的石斛从幼苗开始就经历“风吹雨打”。原先,买回来的组培苗需要种在保温炼苗室内,保证顺利长成驯化苗。而周卸才却将炼苗室的保温设施拆除,只留下遮阳网,让驯化苗在自然环境中成长,驯化苗被移植到树上后,让它们吹吹风、淋淋雨,就像在野生环境里生长一样。

  “自然环境下如何防虫?”周卸才指着装在樟树林四周的太阳能诱虫灯和黄板告诉记者,除了使用物理方法防虫,农场定期向石斛喷洒一种浸出液,“菜籽饼和茶枯饼按照一定比例经过发酵过滤后得到浸出液,喷洒在石斛上会散发出一种特殊气味,虫子不敢靠近。”记者发现一些石斛枝条上结上了蜘蛛网,“蜘蛛也能消灭不少害虫。”周卸才笑着介绍,农场里树木茂密,还生活着许多鸟类,它们都是消灭害虫的能手。

  原生态活树附生栽培的铁皮石斛在温度低于15℃或者高于35℃时便进入休眠期,与大棚栽培相比,树上种植的石斛生长期更长,而产量更低,但仿野生环境成长的铁皮石斛多糖和石斛碱含量都比较高,营养价值更高,“这些石斛去年底已进入采摘期,但3年以上的石斛口感最佳、品质最好。”为了保证品质,周卸才准备10月份以后开始正式采摘。

  去年11月份,周卸才的铁皮石斛通过了有机转换产品认证。品质好,销路不愁。虽然10月份才正式开始采摘,但这段时间,上海、杭州、江西等地的客人已慕名来到农场,提早品尝口感颇佳的鲜条,每斤价格高达2000元,客人们表示,10月份还要再来。

  今年,周卸才又到湖南镇白坞口村流转了80亩林地,在板栗树上种铁皮石斛。“乌溪江的水、土壤、空气都非常适宜种铁皮石斛。”周卸才介绍,月初在板栗树上移植了6万多丛两年生驯化苗,进入采摘期后,每年能采摘1000—2000斤鲜条,稳产期每年能采摘3000—4000斤,亩产值在10万元以上。(衢江区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