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椪柑 煎熬的日子何时是头

15.03.2016  13:12

    年前采的果子滞销,果树被寒潮冻伤,出口又遇贸易壁垒

    嫁接新品改良果树,这个老化的品种,或许是该来一场“供给侧”改革了

    衢州柯城区石梁镇橘园枯黄,远望像泛红的枫叶。

    “外公很伤心,家里200多株橘子树大雪冻过,都枯死了。年前收的一万斤椪柑还堆在屋里,3月份本是收橘子的旺季,可村里一个上门收橘子的人都没有。”上周,衢州郑大姐给在杭州下沙读书的女儿小王,打了通电话。

    当晚,小王就在微信朋友圈发了条消息:“种橘子很辛苦,再没人要,外公没有信心种下去了。”同学、老师一晚上就买了140斤,可对1万斤的库存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

    1月罕见的强寒潮,浙江柑橘产区低温突破或接近历史极值;2月7日~12日的异常高温强光照,又加剧了叶片蒸腾;衢州等地的椪柑、杂柑类等柑橘主产区冻害严重。

    橘树本是常绿植物,眼下满山的橘园树叶焦黄,毫无生机,今年的收成基本泡汤了。可农户年前采摘的橘子又没卖出去,日子过得煎熬。

    大雪冻掉了老枝,也许在没有产出的荒年,果农们会痛定思痛,琢磨种了一辈子的柑橘,到底出路在哪里。

    万斤椪柑堆满屋

    等不来上门收购的客商

    椪柑是衢州原生的柑橘品种,栽培已有1000多年。一般是当年11月份立冬后采摘,刚采的果子果肉发硬,需要储存一段时间自然糖化,一般春节过后,味道才最好。

    乍暖还寒的春季,是浙江人收购本地椪柑的高峰期。3月,橘农都会守在家门口,盼望着贩销大户上门来。这个时间档,其他省份的柑橘已基本下市,存过一个冬季的椪柑,却因为巧妙地在空档期上市,满足市场的供应。

    小王的外公郑老伯是衢江区后溪镇人,今年70岁,种了200多株椪柑。村里像他这样年产万斤以上的橘农有十几户,但今年大家的橘子都卖不动。

    老伯说,每年立冬过后,女儿和两个儿子都会回家帮忙摘橘子。脖子上挂只麻袋,扛上人字梯在山里摘一天,每人能摘500斤,一星期才能摘完。摘好的橘子,还要用塑料袋挨个封装,堆在家里阴冷的地方储存。

    一般春节前、元宵后,是当地椪柑收购的高峰。往年上门统一收购价在0.5-0.8元/斤,老伯家卖完橘子的收入不过7000元左右。今年受寒潮影响,老伯的200多株橘树,开春后有7成的树叶枯黄,枯死了。枯死的橘树当年是没有产量的,修剪一下过两年才能缓过来。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施雯 文/摄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