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小河流经我的家——浙江衢州柯城“两溪”释放全流域生态治水红利

06.07.2016  00:10

小河流经我的家

——浙江衢州柯城“两溪”释放全流域生态治水红利

 

 

柯城石梁溪源头堰坝

 

     中国水利报7月5日讯  “山石嶙峋,峭壁巨梁,突兀而出。一条小溪自山间蜿蜒经过,清澈的山泉汇聚成河,水势渐行渐急,奔向远方……”1940年,金庸先生曾在浙江衢州插班学习,他笔下的石梁溪水清澈见底,草长莺飞,与记者日前所见景象并无太大差别。

 

  从河里拔完水草走上岸的傅阿姨告诉记者,从前这石梁溪两岸,几乎家家户户都以养猪为生,养死了就顺手扔进河里,生活污水也是直接排进河里,河水又脏又臭,根本没法靠近。“这两年不养猪了,河水也清澈了许多。现在节假日来这里玩的城里人不少,我做起了农家乐,收入比以前好很多哩!

 

  近年来,地处浙江西部的衢州市柯城区,抓住国家中小河流治理契机,把溪流作为该区“五水共治”的主战场,在其境内的“两溪”——石梁溪和庙源溪综合治理中,通过开展全流域、系统性、生态化的综合治理,带动沿线3万多农民实现转产转业。今年年初以来,“两溪”流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245元,累计增收超3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达21.4%,高出全区平均水平11.5%。

 

  以治水为突破口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在衢州柯城变成现实。

 

全流域治理   

 

黑臭河重现母亲河面貌

 

  庙源溪和石梁溪在衢州当地被称为“两溪”,是两条典型的中小河流。石梁溪主河道长度为33.3公里,流域面积109.6平方公里;庙源溪主流长22.8公里,流域面积82.8平方公里。

 

  “过去‘两溪’是衢州市著名的‘黑臭河’,污水横流,垃圾遍布,臭气熏天,最差的时候水质跌到劣Ⅳ类。”柯城区水利局党组成员郑伟星告诉记者,发达的养猪产业带来大量的生猪排泄物无节制地排进河里,是造成“两溪”黑臭的主要原因。

 

  2013年年底,“两溪”流域综合整治工作正式拉开序幕:由柯城区水利局牵头,协同全区所有相关部门,以流域为单位,以河道为主线,全力打好禁养生猪、禁止河道采砂、洁水养殖和落实三级河长制的“五水共治”组合拳!

 

  “两溪”的全流域系统治理模式,范围涵盖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和水下岸上,功能兼顾防洪安全、生态修复、水岸造景、休闲旅游,一改传统局部、分段、单一的治水模式,成为浙江省中小河流生态修复的典范。

 

  目前,“两溪”流域已落实各级河长123名,关停沿线近1000家生猪养殖户,累计禁养生猪约16万头,完成“洁水渔业”示范点创建7个。另一方面,覆盖沿线45个村庄的生活污水处理也得到了全面落实,建立健全了农村保洁长效机制。

 

  如今,黑臭河“两溪”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鸟语花香、清澈见底的“生态河”。5月底的水质监测显示,庙源溪交界断面水质合格率从去年年底的20.3%上升到84.7%,石梁溪则从59.3%上升到92.4%,达到国家Ⅲ类地表水水质。

 

  随着两溪十八堰、一堰一风景,生态骑行绿道等的建成,以及沿线金庸武侠文化、围棋文化等非遗旅游资源的开发,“两溪”作为衢州城区“城市后花园”的设想已经扎根发芽。

 

  “5年后,‘五水共治’在衢州社会、经济层面的溢出效应将表现得更加明显,届时‘两溪’作为衢州的母亲河的意义也将更加凸显。”谈及治水的长效性,郑伟星充满自信。

 

   原生态改造

 

  巧妙设计匠心独运

 

  司马堰是“两溪十八堰”景观之一。经过一番改造,利用衢州当地的千层石堆出“跌水”的水花效果,远观仿佛是一处小瀑布。在这“小瀑布”附近的河流中间,还有一棵大树,在石梁溪中独树一帜。

 

  不砍树、不裁弯,尽量保持原生态,是“两溪”治水造景工程的首要思路。柯城区水利局副局长陈志明告诉记者,这样的“小心思”在“两溪”流域比比皆是。原样保留石梁溪中的这棵树,正是对“以原生态河道为主,人工景观措施为辅”的造景原则的践行。尽可能地保持河流形态的多样性,宜宽则宽,宜弯则弯,避免裁弯取直,切实减少人为破坏,保护河道原生态系统,让“两溪”真正成为水利项目和城市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将河道治理融入城市空间,使其成为居民的滨水休闲走廊,净化、美化周边环境,是“两溪”在生态美化和改造中的又一次尝试。“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河道内砂石、深潭、生物本身对河道安全和河流生态的作用。”浙江省水利厅“五水共治”办公室主任朱法君强调。

 

  如何处理防洪安全和生态平衡之间的矛盾?柯城区有自己的解决思路。

 

  柯城区副区长朱晓源给出了“空间换堤”和“软包硬”两个概念。以庙源溪的鲶鱼湾节点为例,河道左岸长680米,右岸长740米,却丝毫看不到混凝土的痕迹。目光所及,尽是长满野茭白、黄菖蒲的湿地栈道,植被茂盛的岸坡和裸露在浅水上的红砂岩,仿佛一个原生态大公园。朱晓源介绍,鲶鱼湾所在节点原来河道过窄,水流湍急,现在通过把植被种到堤岸上这种“空间换堤”的模式,既保护了水生态,又拓宽了河道的可淹没范围,提高了蓄洪能力。“防洪安全与生态改善之间确实存在矛盾,但是对‘两溪’而言,更多的是结合。”郑伟星说道。

 

   倒逼产业转型

 

  全民共享治水生态红利

 

  “浙江水环境污染,问题在水里,但源头在岸上,根子在产业。”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在部署“五水共治”战略时,要求以治水为突破口倒逼产业转型。

 

  然而,转型的过程伴随着阵痛。对于地处浙江西部山区的柯城而言,农业特别是畜牧业曾经是当地的主导产业。对“两溪”沿线的村民而言,他们所从事的畜牧业就是生活的全部。“当时我们决定禁养生猪的时候,老百姓都特别生气、特别不能理解,因为养猪是他们当时唯一的收入来源。”回想“两溪”治理最初的困难,郑伟星一脸苦笑。

 

  好在现如今,村民们都尝到了生态治水、产业转型的甜头。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村民们先后转变思路,在“猪棚换大棚、换菇棚、换来料加工棚”的基础上,创新实施“猪棚换画棚”“猪棚换陶吧”等政策,或是涉足电子商务、精品民宿、大宗果蔬出口加工园区等行业,就地实现转产转业,受益人数达8.5万人。

 

  通过治水倒逼转型,转型收获治水红利,美丽溪流正在努力变成沿线村民的美丽生活。今年,柯城区通过升级“两溪”全流域乡村休闲旅游新型业态,沿线休闲旅游总人数同比增长10.2%,当地居民人均增收近7000元。两溪沿岸另有10个亿的优质产业投资意向已经达成了框架协议。

 

  朱晓源告诉记者:“我们现在不是没项目,而是要选项目。下一步,‘两溪’项目将进一步推进‘生态旅游’‘集镇休闲’‘产业服务’等功能区的建设,加快产业转型。

 

  除了衢州柯城“两溪”,近年来,浙江各地围绕“五水共治”总体部署,实施水岸同治的全流域治理模式,不但多了许多兼具防洪安全和美丽景观的生态河道,也倒逼了浙江一大批产业的转型升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流域治水在浙江治出了全民共享的生态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