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观察

13.06.2015  12:17

  2013年以来,衢州启动城市建设十大专项行动,全面复兴古城记忆,延续千年文脉。图为复建后的文昌阁夜景。江伟松摄

  千年古城如何历久弥新?

  环绕衢州古城的城墙,是衢城1800多年悠久建城史的沧桑见证。得益于府城遗存和孔氏南宗家庙所焕发出的文化荣光,衢州早在1994年便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然而,岁月的侵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冲击,使古城遗韵曾一度命悬一线:衢江上帆影远去,古城内三塔无踪,内河水系退却,老城墙门坍塌断壁,留给人们无尽的惋惜与哀伤。

  “留住古城,就是留住我们的根!”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有识之士的奔走疾呼下,古城保护工作逐渐得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决策层开始觉醒,名城保护和城市发展并不对立,完全可以正确地协调起来。

  衢州陆续编制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北门街区保护规划》《衢州城墙保护规划》《衢州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等,强化规划引领和立法保护,明确以古城垣为主脉,突出以南宗孔庙为代表的市区文保单位和文保点,以及水亭门、北门两大历史文化街区,形成点、线、面有机联系的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格局。

  拂去岁月浮尘的衢州古城,生机悄然焕发:赵抃祠、周宣灵王庙、天后宫、神农殿、弥陀寺等市区文保单位的产权纷纷回归文物部门,得到有效的维修、保护。孔庙西轴线和孔府完成修缮复建,孔庙恢复到了明正德年间的规制;北门街历史街区启动一期保护利用项目,消逝了半个多世纪的钟声再度回荡。

  然而,在过去的多轮古城保护中,一直未涉足古城西隅的水亭门历史街区。审慎推进的背后,源于水亭门区域的特殊地位。

  浙江大学跨文化研究所所长吴宗杰教授曾对水亭门街区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课题研究。在他看来,这片集中散布着老街、弄堂、庙宇、宗祠、会馆、城楼、民居等众多文化遗产的区域,无疑是最能体现衢州古城风貌的街区,堪称一座浓缩城市历史的开放式博物馆。

  2013年年初,新一届衢州市委市政府在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后,回应民众期盼,强势启动“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孔子儒学文化区建设”“天王塔院与文昌阁复建”等城市改造提升“十大专项”行动,全面复兴古城记忆,延续千年文脉。

  “保护不能‘人去城空’。”“古城保护要与改善民生共赢。”“没有历史依据不规划,没有专家论证不开工。”近两年,学者、专家、市民纷纷关注和参与古城保护,大家集思广益、献计献策,共同致力于书写“东南阙里”历久弥新的华章。

  眼下,新建的汉唐风格中国儒学馆即将开馆,这里典藏中外儒学经典,致力于成为传习弘儒的基地;孔子文化公园内,孔子青铜巨像与《论语》碑林古风雅韵相得益彰;孔氏南宗家庙内,南孔历史展陈全面提升,新颖儒风扑面而来;水亭门历史街区里,消逝的天王塔院与文昌阁重新挺立,老街再现明清繁华商贾风貌……

  今天,当古城保护进入深水区时,衢州文化人在乐见成效的同时,也依然在不断发出至理箴言。

  “衢州城墙急需修缮加固,刻不容缓。”常年关注古城保护的市博物馆馆长柴福有表示,衢州城墙现存6个城门、1500余米城墙和1000余米城墙遗址及完整的护城河,在国内府城一级的城墙保护状况中尚属上乘,但如何保护和利用还面临许多困境。

  衢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刘国庆认为,做强做深本地历史文化研究对于新阶段的古城保护尤为重要,“只有更好地洞悉前世,才能为今生保护提供更多启迪。

  让“沉睡”的文化遗产“活起来

  当博物馆中冰冷沉睡的文物复活后,会发生什么?美国系列魔幻电影《博物馆奇妙夜》,给观众开启了一扇无限想象的视窗。有人借此期盼,如果博物馆的展览真能这般生动有趣、新奇刺激该多好?

  其实,只要不忘文化惠民之初心,梦想并非遥不可及。

  作为衢州最大的国有博物馆,衢州市博物馆多年来一直在思考探索,将博物馆的职能从传统的文物收藏、展示、研究等领域,延伸拓展至为大众提供更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教育,让博物馆内的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惠及全民。

  早在2005年5月1日,“衢博”就在全国地市级博物馆中,率先实行免费开放,“既然博物馆收藏的历史财富是属于人民的,就应该让所有人都能平等地享受,这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应有之义。”回忆往事,馆长柴福有依然激动。

  免费开放后带来井喷的人流,让“衢博”工作人员更加坚信,老百姓是渴望走进博物馆的,博物馆也应主动走下高大上的庙堂,深入到普罗大众身边去。

  自2005年起,“衢博”开启“流动博物馆”项目,变静态展览为动态展览,长期免费到厂矿企业、社区、偏远山区学校巡展,场场爆满,受益观众超过42万人次,既提高了馆藏文物利用率,也赋予不少农村孩子触摸历史、开阔眼界、启迪未来的机会。

  走出去的同时,“衢博”也精心谋划提升馆内陈列和临时展览,不断推陈出新,吸引观众亲近文物。仅去年一年,“衢博”就举办各类展览18个,办展频率之高位于省内前茅。

  “虽然博物馆收藏的是过去的历史,但其使命是影响现在与未来,因此更应与时俱进。”柴福有表示,目前“衢博”正在积极拥抱“互联网+”时代,依托百度百科建立了数字博物馆,开发了“衢博”手机客户端,馆藏文化遗产变得触手可及。

  尽管“衢博”成绩斐然,但其踽踽独行的身影,依旧难掩衢州博物馆事业发展水平落后的现状。有观察人士指出,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之光,其发展繁荣程度越高,对当地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越明显。

  《啸报》记者从衢州市文物局获悉,目前我市名副其实的国有博物馆仅有衢州博物馆、江山博物馆两家,好消息是,龙游、开化两地已将新建国有博物馆纳入政府议事日程。

  而在国有博物馆之外,衢州还分布着少量民办博物馆,其中在市本级注册登记的民办博物馆有3家,分别是衢州人文博物馆、天章阁民俗博物馆、邵永丰麻饼手工技艺博物馆。

  “实际上,衢州民办博物馆远不止这个数量,只是没有经过正式登记。”市文物局局长黄韬表示,今年3月20日施行的《博物馆条例》,明确了民办博物馆的地位和属性,赋予其和国有博物馆平等的身份,无疑将推动民办博物馆走向规范运行。

  一些衢州民办博物馆负责人在受访时坦言,开办博物馆就是希望与公众分享自己的藏品,但是开馆容易,守馆太难。他们希望地方政府能尽快出台实施《博物馆条例》的操作版,以实际行动鼓励民办博物馆良性发展。

  唤起老百姓热爱自己的文化

  散落乡野的古村落是衢州农耕文明的源头与根据地,这里曾经孕育出大量的文化遗产,也留下了温润的乡愁记忆。然而时过境迁,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逐步推进,传统村落正在人去村空、加速消失,抢救保护广袤乡村的文化遗产,已然刻不容缓。

  作为姑蔑旧地,龙游走出了声名鹊起的明清十大商帮之一的龙游商帮,当然也伴生了数量庞大的古建筑、古村落。最新一次的文物普查显示,龙游县登记在册的古建筑数量达到1200多处,其中新发现的宅邸民居、古宗祠等有800多处。

  “这是一个令人骄傲的数字,但同时也令文物部门忧心忡忡。”龙游县博物馆馆长雷栋荣坦言,许多古民居长期无人居住,处于空置状态,缺乏管理,年久失修之后,便日益破败乃至倒塌,其命运令人担忧。

  按照文物法相关规定,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应由所有人负责修缮、保养并承担相关费用,但现实情况往往是所有人不愿或不能“作为”。

  针对这一现实,早在2009年10月,龙游率先在全省提出产权置换保护机制:凡是古建筑原产权人自愿将产权转让给政府或集体的,政府和集体给予另选宅基地安置的优惠政策。对有一定代表性、原生环境遭到破坏、本身文物价值较高的古建筑,如原产权人有转让意愿,及时启动产权置换保护机制,由政府收购搬迁,实行异地保护。

  “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多措并举之下,龙游已及时抢救了100多幢古民居。县城鸡鸣山上白墙黛瓦、错落有致的民居苑,更是成为中国古建筑异地迁建保护的样本,每天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考察。

  “古村落保护的核心因素是人,古村落的灵魂是通过人体现的。”在龙游民居苑,虽然建筑已经脱离了原生态环境,但当地文化部门引入了“畲族定亲”,滚花龙、貔貅舞、脱节龙、龙游皮纸等非遗展示项目,让古建筑重新焕发生机。

  “文化遗产属于全民共有,保护成果也应由全民共享。”在市文物局局长黄韬看来,文化遗产保护的出路在于有机结合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适度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实现文化遗产惠及民生,在动态保护中实现永续传承。

  事实上,衢州在这方面的范例并不少。

  在常山,省级非遗项目《琼奴与苕郎》传说被改编成连环画和同名小说,甚至打造出了一台大型越剧,获得广泛好评。

  在江山,一曲村歌唱红了大陈古村,借助保护性修复的丰富文化遗产,廿八都古镇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目的地。

  在开化,当地率先成立文化旅游局,从体制机制上融合发展大文化事业。

  在衢江,当地联合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将衢南片区的古村落、古民居、人文脉络串珠成线,打造“五养衢江·九龙归谷”。

  在柯城,孔庙、周王庙、神农殿等文保单位,每年都会进行祭祀文化活动,天后宫的戏台,成了百姓的舞台,每天在此唱响悠扬的戏曲。

  “民众才是文化遗产的真正主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认为,遗产保护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唤起老百姓热爱自己的文化。

  而这,也是衢州文化遗产守望者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