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开展“653”行动打造校园文化建设升级版

21.07.2015  19:27

为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新突破,打造文化版的现代学校,长兴通过倡导六种文化、实施五项工程、突出三大特色,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提档升级的突破口,让每一所学校都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氛围。

一、倡导六种文化,开拓校园文化建设新思路

一是精神文化。重视“一训三风”的提炼和优化,努力培育学校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体现学校教育理想和办学追求。二是管理文化。要加强制度设计中的内涵文化建设,制度建立中的过程文化建设,制度执行中的行为文化建设,以管理的精细化,推动学校治理的法治化、现代化。三是环境文化。要通过改善校园布局,优化校园环境,完善文化设施等,充分发挥学校环境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四是活动文化。要通过彰显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文学教育活动,创新艺术教育活动,注重体育科技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坚持师生共同参与,在活动中体现文化,在活动中提升文化。五是课程文化。要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特色课程等,积极构建和谐人文的课堂生态,努力形成具有“和美文化”特质的精品校本课程。六是网络文化。要通过发展网络文化技术,加强网络规范管理,推进健康网络交流等,鼓励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努力建设健康、活力、开放的校园网络文化。

二、实施五项工程,创设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

将“幸福学校”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与平台,实施“五项工程”。一是幸福校园创建工程。自2012年起,开展“文明指数”评比,每学期组织一次明察,一次暗访,对校园环境的“三化”情况进行督察及通报,大力推进校园环境整治,使长兴的每一所学校都成为整洁优美、品味高雅、温馨宜人的学习和工作乐园。二是幸福班级建设工程。通过幸福班集体建设方案制定、实施、评比等一系列活动,梳理班级愿景、班级精神、班训、班风、学风等班级理念文化,并积极探索“选课走班”改革背景下班级集体建设的新模式,5年来共评选出150个幸福班集体。三是幸福课堂创建工程。坚持打造优质课堂、人文课堂,建设和完善多层次、可供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四是幸福教师建设工程。从关爱农村教师工程、落实农村教师任教津贴、设立教育质量奖等,为教师做好物质待遇的保障,到多梯度、多形式的教师培训,设立7个名师工作室,为教师做好专业发展引领,再到“感动长兴教育人物”评选,各个学校设立教工休闲吧,长兴教育用各种途径加大人文关怀,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身心健康,塑造幸福教师。五是幸福学生建设工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既注重建立和完善学生关爱机制,又注重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从“德育导师制”,到南太湖美德少年评比,到参与率达95%的“四个节”活动,再到书香少年评比,各种平台让学生都能真正地幸福成长。

三、突出三大特色,谋求校园文化建设新突破

一是突出地方特色。各校结合本土实际,努力让校园文化成为“引领一方文化”的制高点。如吕山小学和吕山中学从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入手,打造不同学段的荷文化,用文化去引领学生的发展;槐坎中心小学抓住当地是革命老区这一独特的地方人文资源,打“红色”牌,亮“红色”旗,播“红色”种,红色文化熠熠生辉。二是突出育人特色。各校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努力将德育融于校园文化的创建过程中。如长兴一小着力于校园礼仪文化建设,通过“评选礼仪形象大使”、“成立礼仪社团”、“开办网上礼仪学校、校园礼仪小课堂”等,多方面、多渠道开展师生礼仪教育,成功创建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长兴实验小学自创“七彩银杏卡”激励评价机制,开展“争七彩银杏卡,做金色好少年”活动,涵盖德、智、体、美、劳、心理健康等诸方面,对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终身发展意义重大。三是突出实践特色。在创建校园文化时,更注重以多样化代替程式化,以亲身的行动体验代替单调的讲授辅导。如职教中心的德育实践周、小浦小学的“小京班”和家庭生活教室、滨海小学的弟子规教育、李家巷小学的“家文化”民工子女教育等,都寓校园文化于生活、于实践,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