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失去右手,我依然可以温暖他人

06.01.2016  07:09

    45岁的姚仁付今年有个打算:把他的公益志愿服务带到拱墅区10个街道,每个街道最少服务一次。来参加活动的志愿者都是他招募的爱心残疾人,有一技之长,能剪发、修伞、修小家电、磨剪刀。

    “去年搞了三次,效果蛮好,队伍排得很长。今年我申请了区里的公益创投项目,有一点资金,再自己贴一点钱,要把这件事情做得更漂亮一点。”姚仁付自己也是个残疾人,因意外事故失去了右手。

    1996年,他从安徽桐城只身来到杭州。过了5年,创办了红叶家政服务部,后来又开办了一家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规模都不大,但业务稳定。“我并不认为残疾人活着就没有价值和意义。

    从2008年开始,红叶家政服务部就接到了政府购买服务的单子。例如,为家庭困难和残疾程度重的残疾人家庭提供家政服务,“我记得,刚开始只有二三十户,到了2010年有100户了,到去年,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残疾人就有150户左右。”姚仁付说,每月两次,每次三个小时,家政工会上门帮残疾人家庭搞卫生、维修家电等。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不需要掏钱,全部由政府买单。

    除此之外,其他老年人、残疾人,他都会提供低偿服务。同时,他的家装公司也承担着为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的任务。“有需求的残疾人可以申请,由市、区各提供一部分费用,自己几乎不用掏钱。

    比方说卫生间原有的蹲坑不方便,换成马桶,并在旁边安装一些扶手。“改造完成后,他会觉得便利很多,即使家人不在,也可以自己上厕所。”姚仁付说,现在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关爱,不光停留在吃饱穿暖,而是想到了细微处。

    2013年9月,姚仁付组织了一批肢残人成立了“拱墅区支点合唱团”,寓意是“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

    65位肢残人每周六都会聚在一起排练。60多岁的应大姐是其中的一员:“每周六的排练我从不缺席,有专业老师教我们,有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唱歌,很自信,很快乐。

    姚仁付说,2015年合唱团一共进社区、学校、老年公寓演出了6场,观众看了都蛮感动,掌声经久不息。姚仁付觉得:“志愿服务、合唱演出,都是自己快乐让别人也快乐,是我们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杨云飞 记者 史洁        编辑: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