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杭州市林科院董建华获得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

19.07.2019  13:12

  近日,从省委办公厅文件获知,杭州市林科院第七批科技特派员董建华获得了省级第十三批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2017年,董建华同志作为杭州市第七批科技特派员派驻临安区湍口镇。两年来,她以科技服务为抓手,依托杭州市林科院山核桃团队力量,为当地山核桃支柱产业的健康发展克难攻坚,增强了林农依靠山核桃产业增收的信心,受到当地政府和林农的一致好评。

  山核桃是湍口镇林农的主要经济依靠,面积达6万余亩。董建华担任特派员后,以山核桃产业振兴为己任,扎根乡镇,上山入林,实地走访调研了13个自然村,针对林地普遍酸化退化、干腐病、果实黑籽病等造成山核桃品质和产量明显下降的问题,潜心克难,提出以精准施肥技术指导为核心,以山核桃退化林地修复、病虫害综合防治和果实品质提升为抓手的科学经营思路,制定山核桃科学经营规划,促进山核桃产业振兴。

   一是打通技术推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创立“标牌到山块、培训到农户”的精准施肥指导模式。 针对山核桃生产中科学先进施肥技术推广难,林农接受程度低的现状,提出并实施土壤信息和施肥管理方案的区块化标识,创立以村为单位、土壤环境普查与动态监测相结合的测土配方施肥指导模式,编制并实施28个施肥分区的山核桃科学施肥管理方案,覆盖湍口村10个山坞,面积8282亩,使林农直接从田间地头获得土壤养分信息和施肥管理方案,做到精准化指导。通过实施该创新示范模式,林农对精准施肥的接受度有了极大提升,示范效果明显,2018年,湍口村山核桃产量高达201吨,与2016年相比,增产50%以上,增加收入418万元。 二是集成先进技术,加强示范建设。 提出并实施以土壤改良、养分调控为主,结合药剂防治的“中西医”综合防治方案,在湍口村建立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基地110亩,山核桃发病的树得到明显恢复,预计增产20%以上;黑籽病的防治率达90%以上,山核桃果实品质明显提升,价格由防治前的32元/公斤提升到60元/公斤。 三是争取多方支持,为乡镇输送技术、人才和物资。 董建华采取请进来、带出去的方式,先后邀请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以及派出单位的相关专家30余人次到派驻地进行针对性指导,组织山核桃种植大户带到龙岗、岛石等地参加技术培训3期170余人次,及时解决有关技术问题。同时,积极争取派出单位的支持,向林农赠送山核桃专用肥和土壤改良剂等物资,并在统防统治、山核桃自然落果安全采收、林下经济多种经营等推广工作中,加强合作社骨干及年轻大户的人才培养。

  近年来,杭州市林科院先后派出6名科技特派员,1名获得省级科技标兵,1名获得杭州市优秀科技特派员,今年又获得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2019年,杭州市林科院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继续加大科技特派员的派驻力度,在第八批科技特派员中申报了4人分别前往不同的乡镇,为乡村振兴奉上科技的力量。

(杭州市林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