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山抱朴道院的主人葛洪与屠呦呦有啥渊源?中医界最早的学术沙龙在杭州哪里?

29.04.2016  08:18

去浙江中医药博物馆感受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

从神农尝百草到现在,中医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中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趣闻杂谈,经典古籍。在杭州,有一座专门以中医药为主题的博物馆。

这便是我们走访的第六站——位于浙江中医药大学的浙江中医药博物馆。沿着校园车道一路开到底,便是学校行政楼,而博物馆就在最西侧,安安静静。

博物馆分三个展区,包括校史陈列馆、浙江医史馆、中药标本馆等,可以看做是浙江中医药发展的缩影。除了浙江有名的道地药材“浙八味”:白术、麦冬、浙贝母、玄参、延胡索、郁金、白芍、杭白菊之外,还有很多难得一见的稀有药材矿物标本。

浙江医史馆则保存着从南宋以后至明清时期医学领域重要的书籍,《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古籍善本,都被分门别类地陈列在馆内。

屠呦呦就是从古籍中“”出了诺贝尔奖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博物馆的古籍中,有一本《肘后备急方》不得不提,此书与杭州也颇有渊源,令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也受益非浅。

博物馆馆长也是学校老校长,省特级专家、省名中医范永升说,“这里面的很多方子,现在都还流行着呢。屠呦呦也是在这里找到提取青蒿素的灵感之源。

不少老杭州都知道,在宝石山的西侧,有一条绵延的山径,两侧古柏夹道,清泉低流,便是葛岭。

相传,葛岭是因晋代著名道教学者葛洪在此炼丹因而得名,而葛洪的旧址便是现在的抱朴道院。

葛洪是个炼丹的术士,他收集了很多民间治疗疾病的偏方,编成一本手册,叫做《肘后备急方》。

公开的资料显示,《肘后备急方》是古代汉医方剂著作,为东晋时期葛洪所著,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书中对天花、恙虫病、脚气病以及恙螨等的描述都属于首创,尤其是倡用狂犬脑组织治疗狂犬病,被认为是中国免疫思想的萌芽。

呐,灵感在这。”范校长小心翼翼地拿出来一个泛黄的小册子,指出其中一句,已被他用红线划了出来,旁边还画了一个五角星,“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用白话文翻译过来说是这样:用青蒿一把,用两升水浸后,再捞出来,绞出来的汁水服下。

屠呦呦正是看到了这句,认为高温有可能对青蒿的有效成分造成破坏,影响疗效,于是她就降低了提取温度,由乙醇提取改为用沸点更低的乙醚提取。

结果令人惊喜,乙醚提取法的提取物对于鼠疟和猴疟的抑制率均达到100%。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而这也是屠呦呦之所以获得诺贝尔奖的关键因素。

一句话,就能有这么重要的发现。这些古医书多翻翻,说不定还会有什么重大发现呢。”范校长打趣道。

中国古今名医处方真迹集珍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孙蓓蓓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