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电能替换共建“西湖蓝”

08.10.2015  11:47
  “我们做了估算,一年下来用电加热只比使用天然气节省五六万,‘气改电’还要耽误生产”。
  “但是,采用电能更安全,稳定,还不会因为产生蒸汽腐蚀生产线”。
  前不久,位于萧山的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里,这样一场能源PK辩论激烈进行中。天然气和电能都属于清洁能源,对于原先使用天然气的亚太机电来说,要不要“改气为电”成了争论的焦点。
  经过一番公开的比较后,亚太机电最终选择了气改电。9月底,一台容量为1600千伏安的新变压器“入驻”亚太机电车间配电房。
  “这几年,行业内竞争的加剧,对产品品质要求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生产线也对温度的均匀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稳定的能源来保障日后的精益化生产。”亚太机电的负责人表示,最终还是选择“气改电”,是看中了电能的稳定性,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
  
   煤改电 口吐黑烟的“冲天炉”哑了火
   油改电 萧山机场廊桥正在改造中
  简陋的厂房,乌黑的墙壁,浓烟滚滚的“冲天炉”……这是杭州禹神减速机有限公司职工印象中的旧厂区。可如今,走进公司生产车间则是另一番景象,两台零排放的“中频炉”代替了“冲天炉”,冒黑烟的大烟囱也已“下岗”。
  目前,萧山已有包括禹神公司在内的36家铸造企业的“冲天炉”全部改造为用电的中频炉。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萧山区供电公司实现“电能替代”增售电量2.076亿千瓦时,完成年度指标的101%,相当于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减少烧煤9.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7.69万吨,减排二氧化硫、其他二氧化物、粉尘等1.29万吨,萧山全区GDP能耗实现降幅11.95%。
  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电能替换的又一场转变正在进行。作为省内最大的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日平均起降飞机600架。每架飞机停靠时利用尾部的辅助动力装置(APU)为飞机供电,平均每小时消耗航空燃油为155千克,机场每天因此产生的二氧化碳就达100多吨。
  萧山区供电公司主动向机场推广“以电代油”技术,介绍在登机廊桥上安装电源设备和地面空调机组,为停靠飞机供电的方案。采用该方案后,预计到2017年,萧山机场全部49个廊桥完成改造后,将减少35%左右的能耗,节省燃油费用1.05亿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降低污染 推动自备电厂改造
   10000千伏安负荷已并入大电网
  萧山作为大杭州跨江发展的前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地,“西湖蓝”理念正在这里生根发芽。
  助力“西湖蓝”,萧山区供电公司并非只在简单的能源转换上做文章,萧山自备电厂的节能减排在工作之列。
  航民热电厂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其自供区在2008年完成接管后,萧山区供电公司希望那些由航民热电厂直接供电的企业接入电网。但因改造投入较大,工作推动滞缓。
  面对困境,萧山区供电公司依托政府支持,公司主要领导担任联络员,多次召开专题协调会,实地调研考察,主动为企业优化施工改造方案,节省改造投资近10%,赢得了用户的理解和认可。企业最终接受了改接方案,目前已完成了四家企业总计10000千伏安负荷并入大电网。
  下阶段,萧山区供电公司一方面将加快推进航民35千伏变电站的改造,尽快落实另两家自备电厂企业的改接工作。另一方面,加强对尚未改接的自发自用电企业的管理和规范,引导企业缩减自发自用电量,逐步过渡到“大电网”供电。
  接下来,萧山区供电公司还将继续大力拓展电能替代应用领域,重点在公共交通、公共事业、租赁等领域开展电动汽车推广;在全区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和居民家庭推广应用电采暖、电炊具等电气化设备;稳步推广应用热泵、冰蓄冷空调,提高电力在终端用能中的比例,促进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本站编辑 贾晓芸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