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教育:推动教育走向更公平、更优质、更均衡

02.12.2016  18:07

  萧山区是杭州经济的“心脏”。“十三五”期间,面对与主城区的大融合,萧山教育如何应对新的机遇与挑战?萧山教育人给出了答案:坚定改革的勇气和信心,通过“学区制管理”等系列举措,推动教育走向更公平、更优质、更均衡。
  一把手访谈: 坚定改革的勇气和信心 让百姓享受更公平、更优质、更均衡的教育
  萧山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吴波

G20后,大杭州时代即将来临。萧山区将加快融入主城区步伐,对萧山教育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是承载着家长更高的教育期望,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站在更高的视角打造萧山教育高地,促进教育公平,让萧山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所以“十三五”规划中,萧山教育的一大改革就是试水“学区制管理”。这是一件“新衣”,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制度性探索。通过建立大城区教育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学校,打通各学校教师编制、职称评定、职务聘任等“壁垒”,构建新的教育行政体系,把教育资源的配置权落实到学区。这样的“丈量”“剪裁”和“缝制”,无疑能带来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分布,实现教育进一步地均衡发展以及教育品质的再提升。
  萧山还是个教育“完区”,有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不仅有高起点的基础教育,还有很扎实的高中教育。未来几年,萧山将继续推进特色示范高中的深化,让各所高中差异化发展、百花齐放。同时加强职业高中的现代化学徒制建设,作为浙江经济的首富之地,萧山有各类企业,我们将牵线搭桥,让职业教育服务于当地产业发展,也让企业反哺萧山职业教育。
2014年,萧山率先创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2016年,初步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迎面“十三五”,打造“更高均衡化的各类教育、培育更高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追求更高效能化的教育管理、实现更高普惠化的公平教育、装备更高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将成为萧山教育的主旋律。多一把尺子,多一所好学校,打破传统观念,有改革的勇气,才能让更多孩子享受到更公平、更优质、更均衡的教育。
  “十三五”点睛
  打造多形式名校集群 实现百姓读好书的愿望
  为实现教育提速、纵深发展,萧山区积极寻求推进名校集团化建设。首先是“高校助推”,之前与浙师大合作办学挂牌的萧山二中、临浦镇中、金山小学等已成为成功范例。接下来,萧山区还将陆续跟浙大、北师大等国内著名高校紧密合作,建立基础教育研究基地和实验学校,以保证高起点办学、高水平发展。
  “筑巢引凤”引入区外名校办学,将成为萧山丰富优质教育资源的一大抓手。今后几年,杭二中萧山校区、学军中学附属文渊中学、崇文实验学校世纪城万科校区将纷纷落户萧山。这些主城区响当当的教育品牌的入驻,对萧山教育提振将是很好的补充。
  多年积淀也让萧山塑造了不少教育品牌,萧山将依托本土“名校”试水“民校”。比如新成立的民办高中萧山区实验高级中学,委托名校萧山中学全权管理、独立运作,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更广。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还将有更多新校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些新校都将作为原有名校的新校区或名校集团成员学校,它们成立之初就站在了高起点上:银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开发区小学、北干幼儿园教育集团金惠幼儿园已投用;高桥初中教育集团金惠初中于2017年投入使用;金山初中教育集团开发区桥南学校,高桥小学教育集团南都小学建设项目已启动;北干小学教育集团博学路小学,汇宇小学教育集团湖头陈小学,回澜小学教育集团金惠小学等一批新建学校正在规划中。
  推进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实现名师名校长素质提升
  “十三五”期间,“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也将作为萧山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
  与浙大、浙师大深入开展研修合作,力争在“十三五”期间能有新的突破,着重发力对30名具有特级教师潜质的名优教师进行为期3年的高端研修。全面启动20个特级教师工作站和53个名师工作室,共收录学员近1000名,覆盖各个学段所有学校和学科。
  除了发力名师培养,萧山区着重校园长综合素养提升。近期,又有一批校长前往上海、珠海等地进行约3周的管理类跟岗实训,进行理论管理的“再充电”。同时,为了拓展校长教师视野,今年12月,区教育局还将组织校长教师团飞往美国,进行深度的国际性教研活动,丰富校教师团队的国际视野。这样的跟岗实训和出国研修,将成为今后萧山名师名校长培养的着力点和常态工作。
  加快智慧教育布局 实现教育信息化全覆盖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萧山实现教育提速的重点工程,同时萧山区还提出了“三步走”。
  第一步,科学谋划智慧教育布局。着眼点就是加强“一网、二库、三平台”建设。一网即校园无线网,二库即基础数据库、教育资源库,三平台即公共服务平台、智慧学习平台、智慧教育云平台。一个数字很能说明问题,仅2017年萧山教育在信息化上的投入预算将超过5000万元。
  第二步,加快智慧校园建设。到2018年,全区所有中小学将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数字校园应用环境全覆盖。首批启动5所中小学校、幼儿园智慧校园试点工作,三年内建成创客空间5个、智慧教室10个、数字化创新实验室20个,建成一批智慧校园示范校,引领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提升。同时还将推进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成学生个人成长数据库、学校运营维护数据库、教育管理决策数据库和安全教育与管理平台等,基本实现教育主要业务信息化全覆盖。
  第三步,合力推动智慧课堂转型。通过积极推进新兴技术在教育中的创新应用,运用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智能机器人等技术支持学生开展多种学习体验活动。同时有计划、分层次地培养一批优课名师,培养一定数量的教育信息化领军人物和大批农村信息化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