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举行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活动

01.01.2015  02:27
  12月30日下午,以“开展地名普查,弘扬地名文化”为主题的浙江省、杭州市暨萧山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活动在萧山永兴公园举行。   在永兴公园活动现场,省、市、区地名专家和工作人员以咨询等形式,为群众解答了有关地名普查及地名管理业务方面的问题,面对面地向群众解惑地名普查,提高普查宣传的针对性。另外现场还免费向群众发放了地名普查宣传手册、宣传笔,省、市地图以及《萧山地名文化系列地图》、《萧山地名影像图册》、《萧山区区划地名图》等地名普查试点成果,使群众更为直观、形象地了解和体会地名普查工作的重要性,提高群众支持、配合、参与地名普查的积极性。   据了解,地名是基础地理信息,地名普查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的国情调查。开展地名普查,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巩固国防建设,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社会交流交往、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主要任务是查清地名及相关属性信息,对有地无名的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设置标准规范的地名标志,建立、完善各级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加强地名信息化服务建设,建立地名普查档案。   今年12月31日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标准时点,地名普查工作将由准备阶段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根据省、市统一部署,为节约成本,提高效率,萧山此次地名普查工作从2014年7月1日开始,到2017年6月30日结束,比全国提前一年完成。   2010至2011年萧山开展了全省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工作,截止于2010年12月31日,共普查各类地名6964条,设置各类地名标志3375块,拍摄多媒体照片6766张,修测标绘1:1万地名普查成果图78幅,取得了较好的普查成果。因此此次地名普查的重点主要为补充查清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新生地名,调整、完善已经完成的地名普查内容;建立完善以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5万地形图和地形图矢量数据为基础的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开展地名清理整顿工作,纠正地名管理和使用中的不规范行为;促进地名普查成果应用。利用普查成果,建立完善区划地名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编纂出版标准地名图、录、典、志等;大力开发地名服务、地名文化等公共产品,提升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水平。(本站记者 张洁君 通讯员 郑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