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闷疰夏 该如何调养

16.07.2015  11:17

入伏以来,气温节节升高,身边不少人出现了吃不好睡不好的情况,有的人浑身乏力,有的人面如土色,有的人甚至日渐消瘦。但是到了医院检查,往往检查不出任何异常的指标。浙江医院中医内科杨敏春副主任中医师说,这叫疰夏,是一种季节性病症,治疗不难,不过日常生活中,预防更甚于治疗。

壮小伙儿一到夏天就“人比黄花瘦

疰夏,也称苦夏。疰夏是江南地区常见的一种季节性病症,主要源于天气的暑热和体质的虚弱。入梅以后,天气炎热,雨水增多,湿热交蕴,蒸蒸而炽,因而体弱之人容易被疰夏“侵扰”。

杨敏春说,每年这个季节都有许多疰夏病人前来就诊,多半是老人,并且女性要高于男性。疰夏病人由于人体受湿热之邪,脾胃气机受到阻遏,会出现低热缠绵、精神委顿、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小便短赤,部分女性还会伴有月经不调、白带增多、腰酸、浮肿等症状。

根据中医理论,疰夏的出现,多是因为气不足而暑热湿盛。因此治疗时,应从清暑泄热、化湿宽中立法,年老体弱者应益其气阴。如果是初患疰夏,体质尚可的,可以服用正气片或藿香正气软胶囊;如果是体质较弱或者老年病程日久、精神不支、嗜睡等气阴不足、湿热内困的患者,可以服用清暑益气汤。

不过,不要以为年轻人不会受疰夏困扰。杨敏春说:“我们医院就有这样一位小伙子,年纪轻轻,人也高高壮壮的,但是一到夏天,整个人就会消瘦下去,年年如此,最多的时候瘦下去10多斤。

夏日贪凉也是疰夏原因之一

虽然一旦气温凉爽或到了秋天,疰夏病症会自行改善,不药而愈,但有不少患者到了来年夏天,照样复发。一旦出现疰夏症状,积极治疗是首位,因为疰夏常常为中暑的先兆,如果重视不足,可能会发展为中暑。

杨敏春说,治疗固然重要,在生活中注意做好预防工作,效果可能更佳。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见习记者 陈敏娜 通讯员 孙洁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