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1岁小孩花生卡在支气管咳十几天 花生已发芽

18.01.2017  11:32

  近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毕静几乎每天下班回到家后都无法好好休息,手机一响,立马回院接诊。不仅是她,整个耳鼻喉科的医护人员在这段时间里都高度戒备。“我们科最近平均每天接诊3-4例气道异物吸入的小患者,有时已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急诊也会打来电话通知我去参与抢救。因此,即便是回到家,我也时刻在待命。”毕静说。

  过去一年里,浙大儿院耳鼻喉科总共收治500多例气道异物吸入的孩子,吸入的异物五花八门什么都有。秋冬季节本就是坚果面市的时候,加上孩子们大多放假在家,异物吸入的事件因此频频发生。“大部分孩子经过抢救和治疗都保住了性命,也有一些没能救回来的,真的是特别可惜。”毕静说。

   半颗花生让一岁多伢儿

  咳了十几天

  14个月大的贝贝(化名)是从衢州被送来浙大儿院进行手术的。小家伙的病情并不算特别危急,但就医过程却略显曲折。

  在病房里,贝贝的爸爸告诉记者,孩子平日里胃口不错,身体也挺健康,看着小家伙已经长出了小牙,家人想着也可以让她吃一些坚果类的食物。“有一天,我们给贝贝吃东西,之后孩子就忽然咳嗽了,还哭了起来。但是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只是偶尔会咳嗽几声。”贝贝的爸爸说。

  家长想着是不是天冷,孩子染上了感冒?十几天以后,贝贝才被带到当地医院进行检查。内科医生发现贝贝除了咳嗽,没有任何感冒症状,于是建议让家人带着孩子做个CT彻底检查一下。这一查,才发现她支气管的位置有阴影。

  很快,贝贝转院来到了浙大儿院耳鼻喉科。经过进一步检查,发现孩子的血氧含量已经偏低了。手术过程中,毕静从贝贝的支气管里取出了半粒花生。在体内十几天,这半粒花生已经发芽。

  “异物进入支气管以后会有一个稳定期,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吃食物后有呛咳的病史,一定要引起重视。”毕静说,贝贝还算幸运,没有受太大的罪,有些双侧气管呛入的孩子,要经过好几番抢救才能保住性命,由于缺氧,有些孩子大脑还会受到损伤。

  “前阵子还有一个死亡病例。这孩子是在外地发生异物吸入,当时呼吸心跳已停止,转到我们医院的时候,虽然经过了全力救治,但孩子依然没有抢救过来。”毕静惋惜地说。

   两三岁幼儿

  最容易发生异物吸入

  在耳鼻喉科示教室,毕静端来了一个“百宝箱”。这个不小的箱子里,装满了两三年来医生从手术中取出的各式各样的异物:笔帽、花生、青豆、玩具零件、瓜子、核桃、水果核……

  “这些是我们手术中发现的比较容易被孩子吸入的异物,秋冬季节尤其以坚果类的东西最为常见。此外,鸡骨头等物也容易被误吸,前不久,我们还帮助一个小患者取出了一根鸭舌骨头。”毕静说。

  毕静解释,幼儿,尤其是刚学会走路的两三岁的孩子,气管异物发生率较高。这是因为小儿的气管与食物交叉的会厌软骨发育尚不成熟,功能仍不健全。当孩子嘴里含有花生米、坚果、豆等食物,同时发生说话、哭笑、摔倒等活动,就使会厌软骨“无所适从”,导致吞咽时物体误入气道,造成气管异物。而花生米、黄豆等遇水膨胀,更不易取出。此外,幼儿也因好奇,容易将钱币、纽扣、玩具零件等异物放在嘴里,因不慎而致意外。如果异物较大,嵌顿于喉头,可能造成窒息死亡。

   ●支招

  发生意外可用“海氏急救法”

  毕静提醒家长,若发生气道异物吸入的孩子小于3岁,家长应将患儿抱起,一手捏住患儿颧骨两侧,手臂贴在前胸,另一手托住患儿的后颈部,将脸朝下趴在家长膝上,使头低于胸,先拍背1-5次,观察异物是否吐出,如果没有,再将患儿翻转,面对救护者,头低于胸,一手手指并拢,在患儿胸部下半段,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很轻柔。

  若是稍大一些的孩子出现被“噎住”的情况,家长可以从背后将其抱住,采取坐姿,双手互握,放在其腹部正中,然后突然向上用力压迫腹部。如果效果不好,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呈头低脚高的姿态,并抠口舌部,刺激异物尽快排出。

  当然,在给孩子急救的同时,家长应拨打120。无论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最好都到医院检查一下。(记者 纪含羽 通讯员 王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