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民间谜语之“铜匠补镬”

01.12.2014  13:10

  舟山自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置县以来,迎来了第一个发展机遇,经济文化日趋繁荣。随着商贸流通的加快,四方能工巧匠云集,舟山群岛成了三百六十行百作手艺人竞技的理想场所。

  工匠们创造了源远流长的富有海岛市井风俗的工匠文化,并融入蕴涵深厚海洋民俗风情底蕴的舟山民间谜语之中,流传至今。

  “一个生病,全家难安,接个先生来看:‘漏底伤寒。 ’吃几颗红心丸,拜上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切莫煎炒!倘若煎炒,老毛病发了! ’(猜一传统老行当)谜底:铜匠补镬。

  谜语为我们展现了这样一幅昔日的民俗风情图:奔走在海岛各个角落的铜匠师傅们,肩担着一副非常考究的,由两个长方形木箱组成的铜匠担,前担的箱体上有两只长抽屉,里面放工具和半成品坯件,以及碎铜料、锌片等,箱体上面架着根木柄长锉刀,一般的小件锉削加工就在上面进行,其功能类似于钳工操作台;后面的担子上面也有只长抽屉,放木炭以及柴薪等引火物。下面则是只风箱,是专供生炉子烧坩埚鼓风用的。箱体上面搁着只炭炉。

  走街串巷的铜匠师傅,一路吆喝,一旦有生意光顾,就将担子搁在空旷的院子道地垟、大树下、人家的门前,或干脆搁在海岸边或道路旁,安好炭炉,支起风箱,生起炭火,再往炉中坩埚放些废铜、碎铜,加入锌等配料,然后“吧嗒吧嗒”拉起风箱,鼓得炉中火苗“呼哧呼哧”直蹿。

  谜语首句,巧妙运用拟人化的成谜手法,将破损的铁“”,妙喻幻化作“一个生病”的患者。昔日一家人煮饭靠的就这一口“”,民以食为天,“”坏了,饭烧不出来,当然“难安”啦。赶紧去“接个先生来看”。

  昔日,舟山人则称呼医生为“先生”,看医生叫看“先生”,谜中“先生”源于此。“漏底伤寒”,原指伤寒兼见下利甚至泄利不止的疾患。谜中诊断的所谓“漏底伤寒”病症,是对“”“”部“”洞损“”的诙谐别解和夸张隐喻。

  铜匠师傅双手高举着镬仔细查看后,先用锉刀和砂轮块,将漏洞周边打磨平整。然后,一只手将一块上面撒上些许草木灰的湿布,托垫住“”中漏洞的底部,另一只手用钳子钳住炉中坩埚提升出炉,将熔化后的黄铜液,浇注在破损部位。

  嵌入“”洞中的铜液,瞬间冷却成了火“”的铜“”,即喻意“红心”药“”。

  用铜堵补的“”,耐高温大不如先前,铜合金(即黄铜)的熔点只有约1083℃,而铁的熔点高达1534℃。一般补过的“”上灶头烧,煮饭烧汤还可以,皆因“”内盛放有水。倘若干“”“煎炒”,那颗堵漏的铜质“红心丸”,很可能就熔化炀掉,“漏底”的“老毛病”又要“发了”。谜语拟人状物,浑化灵动,极具风趣幽默的神韵。

  还有一则“漏底伤寒,来了过路郎中,单方一帖,不要多刮多铲,否则老毛病要发。 ”谜底同是“补镬”的谜语。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现代工业技术的进步,传统的手工业需求越来越少,很多手艺人都放弃自己的特长另谋他业,导致昔日的许多老行当濒临消失。现如今,已见不到“铜匠”师傅拉着风箱烧坩埚来溶化铜水“补铁镬”、浇铸钥匙片的身影了。“电脑配钥匙”轻松取代了昔日“铜匠”修锁配钥匙的纯手工绝活。

  “铜匠”谜语,巧妙描绘了“铜匠”这一门古老职业的昔日风采。原生态的自然之美,使淳朴的海岛民风民俗得以真实再现,彰显了海岛人民“爱物惜物”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使人倍感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