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普陀区“五类经验”书写“立德树人”文章

14.04.2016  19:21

舟山市普陀区教育局历年来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扎实推进中小学德育目标管理,注重学生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学习、生活习惯。

一是狠抓队伍,夯实基石。抓好班主任和德育两支队伍建设。普陀区作为全国班集体建设的知名县区,积极探索班主任培养模式。建立班主任培训机制,定期进行工作培训,不断提高班主任专业化水平。每月举行一次“理论与实践并行”、“我的教育故事”、“我们的班级文化”等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会,建立教师“成长共同体”、启动“班主任工作室”,以老带新,以骨干带全体,促进新班主任的快属成长;近三年来每年举行两次德育工作专题研讨会,以“走向德育专业化、教出快乐的孩子”等为主题,共享新时期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全面提升德育干部的工作水平。2015年出台首届德育学科带头人的评选,全区共有7名一线班主任将被评为德育学科带头人。

二是坚守阵地,落实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切实落实德育的目标任务。各校都按大纲要求对每个学科的德育素材都进行了挖掘和整合,落实每个学科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任务,并有目的地进行渗透教育。切实做好小学《小公民》、初中《浙江人—做合格公民》、高中《浙江潮—做乐于奉献的人》等省编德育教材进课堂工作,教育学生学会负责、诚实友爱、乐学善思、遵纪守法、热爱家乡优良品质,彰显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求。

三是突破养成,培养品行。2014年制定《普陀区教育局关于试行义务教育阶段行为规范目标管理的指导性意见》,规定1-6年级和7-9年级分别为抓习惯、重引导和抓体验,重实践。各校按照“分解目标、分段实施、整体推进”思路,牢牢把握“学理、明礼、践行”的三个环节,做到常规管理与检查评比相结合,教师身传言教与学生相互监督相结合。通过“WQ海豚(道德)银行”、“五小使者争章体验”等体验活动,制定了递进式达标方式,实施螺旋式的激励机制,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与品性。

四是落实主题,培育价值。以主题活动为抓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了“我的中国梦”、“最美浙江人,五水共治”、“我们的节日”、“中小学生读书节”、“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孝心大考场”“传唱大禹纪念歌”、“时事政治宣讲宣传”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实施,按照中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了活动的内容、方法、形式,突出梯度性和序列性,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实现对已有认识的突破,达到情感、行为的升华和提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道德认知。

五是依托实践,强化体验。以社会实践为载体,注重道德教育体验和感悟。2012年起每年斥资20余万元,组织开展以“中国梦•新区情•家乡行“为主题,以公益为宗旨的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推广“假日小队”活动,两年来成立250多个小队,组织活动1600多次,进社区、进企业、进商场、进军营,进场馆,参加活动人次已达到15000人次。将德育融汇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之中,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形成有爱心、合作、包容、阳光的积极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