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攻克心脑血管疾病的"头脑风暴" 全球顶级专家聚杭州

09.09.2015  19:20

        近日,由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主办的第9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QICC  2015)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杭州隆重举行。来自美、德、英、澳、日、韩等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心血管领域顶尖专家共聚一堂,深入探讨心血管病预防、基础、诊疗、介入和康复的最新进展,以多角度、全方位、新模式呈现本领域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

  “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历9年之蓄,已成长为国内及亚太区域有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大会主席,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主任委员王建安表示,会议秉承开放的全球化视野,除了覆盖心血管病预防、基础、药物、介入和康复的最新进展,以多角度、全方位、新模式呈现本领域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心血管病的患病率仍在持续增加,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心血管病患者。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

  二叶式主动脉瓣(BAV)属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如不注意避免过度的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很容易导致猝死。王建安教授认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近年来心血管介入治疗领域里程碑式的进展,诸多研究也证实了TAVR在外科手术禁忌或高危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器械持续改进、经验不断累积的情况下,BAV重度狭窄的TAVR治疗必将得到广大专家的认可和心脏瓣膜病指南的推荐,最终使更多的BAV狭窄患者得到科学合理的治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表示,过去30年,中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率持续攀升,其中脑卒中的发病率远高于冠心病。中国脑卒中的防治,尤其是一级预防,是国家和学术界的重中之重。而临床研究显示,H型高血压患者补充叶酸能有效降低脑卒中事件发生。“叶酸强化计划刻不容缓,对全球数十亿低叶酸人群,尤其在我国东北、孟加拉、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有效的叶酸补充能使TT基因型患者更为获益。”霍勇教授说。

  来自韩国首尔峨山医院心脏中心的SeungJung  Park教授,对1776名18岁以上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进行BEST研究发现,在过去的十年间,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显著改善了PCI患者的术后转归(疾病的结局)。该研究(BEST试验)旨在比较采用依维莫司药物洗脱支架行PCI与行CABG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的术后临床转归。多支冠脉病变患者采用依维莫司药物洗脱支架行PCI术两年转归不劣于CABG。而长期随访结果显示,CABG比PCI更加安全、有效。

  以专场或论坛形式对具有代表性的心血管前沿技术进行交流展示,成为本届大会的一大亮点。左心耳特殊的生理结构,大于90%的血栓形成起源于此,是公认的房颤患者血栓主要来源。“左心耳封堵专场”介绍了封堵左心耳将降低房颤患者的脑卒中风险的相关研究。左心耳封堵术,在中国是一项创新的房颤抗凝治疗方案,与传统抗凝药物相比,左心耳封堵术可以有效减少房颤患者并发症,特别是脑卒中的发生。研究结果显示,左心耳封堵与传统抗凝药物比较,在主要并发症方面要降低40%。其中降低患者32%的中风风险,降低60%的心血管死亡事件以及降低34%的全因死亡事件。另外,左心耳封堵完全之后,患者不需要再服用抗凝药物,也不存在出血风险的可能。

  据悉,目前左心耳封堵术在国内已有超过40余家医院引进,共顺利完成近400例植入手术。浙医二院已为近60位患者成功完成了左心耳封堵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来源:科技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