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子夜排毒 有那么回事吗

27.07.2015  12:21

    中国人的腰围还要收一收

    肝脏并非小时工,把肝脏的主要工作 理解为解毒,是小看它了

    网上,经常有人转“人体排毒时间表”之类的帖子,虽然版本略有出入,但中心意思差不多,每个器官都有特定的排毒时间,这个时间如果不睡觉不休息,就没法排毒了。

    比如,肝脏,一个说法是晚上11:00~凌晨1:00排毒,你得睡觉,不要熬夜,否则肝脏会很累。

    事实果真如此吗?明天(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杭州的西溪医院是全国收治肝病病人最多的医院之一,医馆君就肝病和肝脏保护问题,请教了这里的专家。

    肝脏并非小时工

    有任务它就开工

    西溪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中医师荀运浩博士说,网上这些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他并不完全赞同。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所谓的‘解毒’其实是一个生物转化的过程。”荀博士说,各种有毒物质随血液进入肝脏之后,经过肝细胞的作用,让毒性降低,或者生成无毒的化合物,或者转化利于排泄的物质,排出体外。

    这个过程,并不是关起门来工作,而是血液边流动边解毒,有毒物质不断被血液运送到肝脏,这是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所以不存在晚上11点到凌晨1点肝脏才工作的说法。

    比如,拿喝酒这件事来说,酒精,90%以上主要经过肝脏代谢,你什么时候喝酒,肝什么时候就会启动针对酒精的解毒程序,没喝酒,也就不存在解“酒毒”这回事儿了。

    “不过,解毒的效率,跟血液供应的情况有关系,相对来说,晚上肝脏的血液供应更丰富,卧床休息也能改善血供。”荀博士说,对各种慢性肝病患者,医生都会叮嘱他们不要熬夜,多卧床休息。

    从这个角度来讲,熬夜会给肝脏增加负担,好睡眠则是一剂护肝良药。

    “肝脏承担着很多任务,除了解毒,它在代谢、消化、凝血、免疫调节等方面,都很重要。” 荀博士说,如果把肝脏的主要工作理解为解毒,真是小看它了。

    食物也能摧毁肝脏

    中国有3亿人吃出肝病

    肝脏那么重要,但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失去自己的肝脏。

    西溪医院副院长刘寿荣教授介绍,中国城镇人口中,脂肪肝的患病率在20%左右,每5人中就有一人有脂肪肝;中年男性中,这个比例是25%,换算下来,脂肪肝患者可能已经达到3亿人。

    一个10岁的小胖墩,来到西溪医院肝病科时,脖子上已经出现一种叫“黑棘皮病”的褐斑,已经出现胰岛素抵抗症状。

    医生给他做了肝脏穿刺,发现已经出现炎症;5年之后,小胖墩长成了大胖墩,医生给他做了第二次肝穿,结果显示已经出现纤维化。

    纤维化分为0~4期,0是正常,4是早期肝硬化,小胖墩的纤维化处在2期。

    荀博士说,脂肪肝,吃药不是第一位,生活方式的干预才是第一位,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脂肪肝可以逆转成健康肝,但一旦发展到肝硬化,就无法再逆转了。

    “考虑到青少年的身体发展需要,热量控制无法过于严格,所以相比成人,青少年脂肪肝控制难度更大。”荀博士说。

    脂肪肝,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肝脏就是这样一步步被摧毁的。荀博士告诉记者,有些患者可能带着脂肪肝活到老,但也有一些人可能需要肝移植。

    “有研究显示,大约1/3的人会进展到肝硬化,40%的人不会进展。”但问题是,哪些人不会进展,哪些人可以逆转,科学家还没有找到明确的判断方法。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丁颍鹃 通讯员 沈文礼 曹露婷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