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痛腹泻 免疫系统可能出故障了

09.11.2015  10:20

    曾经的罕见病IBD,10年病人数量猛增41倍,40岁以下病人超过一半

    刚刚过去的周六,第一届全国IBD(炎症性肠病)病友会在杭州举办,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12个地区16家医院的医生和病人来杭州交流疾病管理经验。主办这次会议的浙医二院消化科副主任陈焰告诉记者,在浙医二院10年里IBD门诊数量猛增41倍!

    陈焰说,过去IBD这种在欧美国家高发的疾病,在中国曾被认为是罕见病。而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同。

    她统计了浙医二院近10年IBD门诊情况:2014年,浙医二院有1000多名IBD患者,其中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99人,克罗恩病患者417人;而2007年,仅有26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陈焰还对IBD患者的年龄进行分析:30岁以下占27%,30~39岁的占40%。今年的新病人中,20岁以下的青少年明显增多。

    “目前公众对克罗恩病认识不足,很多医生也没认识到,病人因为误诊,拖延成了疑难重症,生活十分痛苦。”空中诊室专家,浙江省中医院消化科的主任医师范一宏告诉记者,有个13岁的孩子,因为生了这个毛病,人很瘦小,看上去只有9、10岁的孩子大小。

    跟很多疾病一样,在克罗恩病的发病率上,中国也越来越像欧美国家看齐。

    为什么会这样?范一宏和陈焰都告诉记者,目前还不清楚明确的原因,但是可以看到经济越发达的地区,IBD发病率也越高。

    “也许和我们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越来越欧化有关。”范一宏说。

    陈焰补充说,除了饮食,比如快餐的增加之外,还有研究认为和母乳喂养的减少、环境的改变有关。

    “人们发现,在发达国家,卫生条件改善之后,寄生虫减少了,但是自身免疫类疾病却增加了,感染了一些寄生虫的人,患这类疾病的反而少了。”陈焰说,IBD也是一种自身免疫类疾病,和免疫系统出“故障”有关。

    刚听说IBD,很多人都会被吓到:反复腹泻,肠梗阻,有些人不能吃青菜,甚至连喝水都会引起肠梗阻;因为不能吃东西,只能靠鼻饲肠外营养,一根管子从鼻子通进去,一天的能量就这么“”进去……

    范一宏告诉记者,她的很多病人需要鼻饲,是老病人帮忙示范。

    “很多宣教工作,病友做,比医生做起来更有效果。”陈焰也有这样的体会,去年8月,她拉上几位同行,和一些IBD病友,编写了一本IBD健康教育书籍,今年10月份出版后,得到患者好评。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丁颍鹃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