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聚昆研讨时代变迁中的“女儿国”文化
时隔三年,第二届摩梭文化论坛11日在昆明举行。数十名摩梭文化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以“时代变迁与文化记忆”为主题共同探讨摩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摩梭人世代居住在云南省西北部丽江市宁蒗县与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交界处的泸沽湖畔,在云南被划为纳西族的支系。泸沽湖地区被人们称为“东方女儿国”,居住在此的摩梭人至今仍比较完整而古朴地保留着以母系大家庭和阿夏走婚为主要特征的母系文化文明传统。他们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宗教、文化、社会、经济结构、生活习俗等,以独特而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成为当今世界受人关注的民族文化之一。
“虽然摩梭人人口不多,但现在世界上都引发了极大的关注,这是因为摩梭人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云南省民族学会会长郭大烈称,随着大家对泸沽湖的了解,遥远的女儿国不再封闭,古老的母系王国不再神秘。应当增进中国和世界对摩梭文化的正确认识和了解,促进民族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保护。
“旅游的发展对摩梭人来说是把双刃剑。”云南省社科院民族文学所副所长石高峰坦言,现在云南摩梭人为17723多人,相比5年前,出现了1000多人的负增长,这是对摩梭人最大的威胁。他解释称,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尤其女孩子嫁人后孩子随夫,不再是本民族。此外,每年几十万游客来泸沽湖旅游,对当地影响很大,而手机、电脑等现代符号带来的冲击也比较大。“当然这是任何人都不能阻挡的,发展的问题只能靠发展来解决,一个民族要有自己的人才才能保护自己的文化,摩梭人在这方面还比较欠缺。另外,一些民族的元素和符号是不能失去的。”
作为云南东方摩梭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的和绍全,也是新中国首位摩梭人司令员。当日,他的新书《我的朝圣路》首发。该书以文学作品的形式,记录和绍全自己的人生历程,同时饱含了神秘而古老的摩梭文化方方面面,既是一部文学著作,也是一部记录摩梭文化发展的史材。
本届摩梭文化论坛由云南东方摩梭文化研究中心主办。云南东方摩梭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2008年,是经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批准,由云南省文化厅主管、省民政厅登记管理的民办非企业性民族文化研究机构,是中外各界研究交流摩梭文化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