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果替代考试 金华一高校教学改革获学生点赞

06.04.2016  10:42

  中新浙江网4月5日电(记者 奚金燕 通讯员 洒荣荣)“母校活泼多样的学习方式锻炼了我的英语交际能力和自学能力,感恩母校!”5日记者获悉,近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学院对2015届毕业生做了一次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应用英语专业毕业生江双萍这样写道。

  江双萍于2015年进入上海丝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从事销售岗位,不到一年时间凭借娴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扎实的业务技能,便成为公司骨干被委以重任,经常派往埃及、迪拜、法国联系工作、洽谈业务。

  江双萍并非个例,在此次调查中,不少毕业生称赞学校课程实用有效,就职公司也普遍反映毕业生素质不逊于本科生,业务上手快、工作能力强。

  为培养应用英语专业学生的交际和动手能力,国际商务学院于2013年在应用英语专业试行了以“成果为本”的历程式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相较于以往老师指定一本教材上课的授课方式,现在开课前,学院都要召集相关专家、专任老师、学生代表共同座谈,确定课程培养核心能力和学生学习成果,围绕这些既定成果,老师编制课程教材、设置教学项目。

  国际商务学院吴亚琴上的是《商务情境英语》课,根据学生通过学习应获得的接待、布展和谈判三项核心能力,她把课程划分为“商务接待”、“商务参展”、“商务谈判”三个教学项目,每个教学项目模拟两到三个工作场景,每个工作场景相应设置教学成果。比如,商务参展项目下设“义博会参展(境内)”工作场景,要求学生通过课上初步学习,课下完成模拟在该工作场景中向外商用英语介绍公司产品的任务,并将这一介绍过程拍摄成视频,作为成果提交。

  “这对以往的课堂授课来说是一种颠覆。我们不能再照本宣科,更多时候要根据设定的成果对教材进行整合,甚至自行补充材料,因为有时候一个成果的完成需要学生跳跃学习教材。成果设定的过程也很辛苦,最好能对接企业工作内容,让学生的校内学习变为岗前实习。”吴亚琴老师如是说。

  为发挥师生双向主体性,确保以“成果为本”的历程式课程教学改革真正落地,学院出台了两项监督保障举措,分别为“授课计划问责制”和自主开发的MOODLE学习管理平台。在平台上,指导教师可以发布练习,根据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情况进行即时性和阶段性考核,巩固自主学习成果,避免懒惰学生“浑水摸鱼”。指导教师还经常在线上与学生互动,讨论“中西方接待礼仪有哪些不同”、“如何更好开展商务谈判现场口译工作”等开放性问题。对于线上较难说清的问题指导教师每周两次固定时间约见学生,当面辅导。学院将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升级为独立课程,年末计算成绩。

  “外语类专业多女性教师,在承担教学、科研、班主任工作的同时,家庭付出也较多。现在每个老师要额外指导10个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这对老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付出,但是看到学生走出去很受用人单位欢迎,大家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应用英语专业主任陈舜孟坦言。

  “成果为本”的历程式课程教学改革带来的不仅是授课方式和学习形式的改变,它对传统终结性评价方式也提出了挑战。以往学生是一考定成绩,忽视过程监控,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每一个成果给出分数,所有成果分数累计折合后得出课程成绩,形成性评价课程学习。“这种考核方式比较累人,以前上完课背背书考考试就好了,现在我们一个学期都在完成各种成果,像国外电影片段英语配音啦、外贸订单谈判视频录制啦,每一个任务都很有趣,每一个任务都要耗费大量脑细胞,小组完成任务的时候还要考虑分工合作什么的,但成果出来时候的成就感也是考试难以给予的。”应用英语专业133班的杜俊同学如此评价,杜俊刚刚在去年年底省高职高专实用口语大赛中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据悉,应用英语专业“成果为本”的历程式课程教学改革现已覆盖8门专业核心课程,直接受益学生数达1000人左右,生均学期提交20余项成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英语四、六级通过率提高近20%,技能竞赛屡传佳绩。教师的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热情被不断激发,5门课程评为校级示范课堂,11人次获得各级各类教学奖项,15个相关教改课题获省级、厅级、校级立项,3篇相关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成果经验应邀在教育部英语教指委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引起了同行的广泛关注,省内外多所院校如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商务职业学院、河北职业技术学院等前来学习交流,产生了较好的影响。现成果已向学院应用阿拉伯语专业、国际商务专业群等推广,希望产生更广的辐射作用。

  “我们就是要向教学要质量,通过教学改革,让每个学生真正学有所成,让每个学生迈入社会的起点再高一些,给学生、家长、社会一个满意的答复。我们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也愿意全副身心做到这一点。”国际商务学院院长唐金花满怀信心地表示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