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戏园子重生记

07.04.2017  20:12

  现在,人们看戏、看演出都得去剧院,而过去,老北京管这类地界儿叫“戏园子”。戏园子最早是由茶园发展而来,人们在这里品茗、听戏,全然一种悠然美好的享受。热闹的上海滩曾经戏园林立,昆、徽、绍、粤、秦腔、花鼓都在这座海上大舞台占据一席之地。后来,不少戏楼或毁于战火或因为落伍逐渐荒废弃用,成为历史的记忆。令人欣慰的是,近几年,全社会掀起了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历经文化文物部门的修缮保护,一些老戏园、老剧院在人们的努力下保存下来,并逐渐恢复了昔日的娱乐休闲功能。今天,我们以北京三庆园和上海大戏院的复建为例,在回溯历史的同时展望未来。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去戏楼听戏重新成为生活时尚,希望中华优秀传统艺术借着老戏园的重生焕发生机。

  北京三庆园再唱皮黄

  不少游客到北京都会到前门大栅栏逛逛,这里星罗棋布排满了各种老字号,吃的、穿的、喝的,无所不包。在大栅栏逛累了、买够了,您别着急离开,不如放松心情,去街上的三庆园听听戏。

  三庆园是坐落在大栅栏商业街上的一个老戏园子,和内联升、同仁堂、吴裕泰相比,它的名气虽没有那样响亮,但距今已有221年历史,见证过徽班进京和上世纪初京剧在北京发展的火爆场面。只是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三庆园被荒废,改做他用。直到2016年它悄然重生,高搭戏台再唱皮黄,这其中的故事,恐怕不是只言片语可以说清楚的。

  王锡钢是三庆园重建后的一名职工,他依稀记得上世纪70年代前后,三庆园旧址上还是大栅栏商业中心的职工食堂。那时候王锡钢身高也就一米出头,每天都抱着饭盒在戏园子的台口吃饭,儿时的他并不知道三庆园的辉煌过往,只觉得这个食堂建得有点怪。“食堂怎么还有个大高台子呢?”王锡钢疑惑。

  重建三庆园时,北京三庆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生找了许多像王锡钢这样对三庆园有回忆的老人,就为了从他们口中问出一些这家老戏院曾经的故事,在李永生看来,想要重建三庆园,梳理清楚它的历史脉络是第一步。

  李永生是北京人,自幼喜爱传统文化,尤其是京剧。他回忆,自己曾到过三庆园旧址,可如果不是听老辈人介绍,他万万想不到谭鑫培、马连良、梅兰芳这样的大家都曾在三庆园登台献艺,是“京城七大戏楼”之一,更想不到三庆园是著名的京剧科班“富连成”的发源地。就是这样一座与京剧有着深厚渊源的戏园却命运多舛,到20世纪40年代,由于占地狭小不能多容客座,又因内部组织不力,更是时常停演。以至再后来,因为建设地下人防工程和建筑物倾斜带来的危险,三庆园原建筑被彻底拆除。

  2009年,《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让敏感的李永生萌生了再建三庆园的念头。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李永生所在的北京大栅栏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于当年投资注册了北京三庆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李永生开始了他对三庆园文化价值的寻找、挖掘工作。

  除了遍寻大栅栏的老人,李永生还前往档案馆、图书馆搜集资料,翻阅了大量的旧报纸、旧文献,不断补充着三庆园的故事,还原着它的老样子。他欣喜地在上世纪60年代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编纂出版的《中国会堂剧场建筑》一书中,发现了三庆园的平面测绘图,又在民国时期的老报纸上搜寻到了三庆园门脸的照片。还有的书中提到走进三庆园大门以后有一个狭长的通道,通向剧场。这些都成为日后三庆园重建的重要依据。

  2016年8月,见证了京剧发展变迁的三庆园重建完成。新建成的三庆园,保留了门楼后的狭长通道,戏园内,上下两层的戏池、茶座、廊座、官座、包厢完全按照过去的样式呈现,只是为了适应当下演出的需要,舞台稍微做得大了些。

  新戏园的落成对李永生来说只是重生的开始。“大栅栏是旅游商业区,也是中国京剧发展的见证,三庆园的复建是为了更好地发扬传统文化,将京剧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李永生说。三庆园复建后,开始遍发英雄帖,为京城戏曲社团提供演出平台,不仅对专业的团体,对民间票友、俱乐部,三庆园同样敞开大门。喜爱京剧的京城戏迷自此又多了一个乐趣所在。

  去年10月,三庆园分别与安徽省徽京剧院、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合作,挂上了 “徽剧艺术传习基地”和“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实训基地” 两块牌子。李永生希望,三庆园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培训基地、北京艺术类高校的演出基地、中小学生校外艺术教育的平台以及戏曲艺术互动体验中心,为传播戏曲艺术做出贡献。

  百年前,一场大火烧毁了三庆园,却没有挡住京剧艺术的红火,那时商人张云鹏集资重建了它;百年后,商人李永生再次重建三庆园,这一次,他希望通过复活三庆园,让京剧和传统文化“”起来,而且这把火要一直“”下去。

  上海大戏院迎来“焕然一新的时辰

  张 伟

  穿越上海复兴路的百年光影,驻足在复兴中路与陕西南路交界处,眼前,有着74年历史的上海大戏院历经3年装修改造,已完全换了模样:新剧院外观如同一块悬浮在地面上的巨石,大楼外墙用石材包裹,不设窗户的设计,反使屋顶上三口天井引入的三道“天光”形成了别样的景致。“黑匣子”剧场里所有座椅可随时收起,多形式的舞台演出都可在此实现……

  3月31日,上海大戏院再度开张迎客,开幕大戏为曹禺先生的经典戏剧作品《原野》。“1943年10月,《原野》曾在刚落成的上海大戏院上演,当时的演出门庭若市,轰动整个上海滩。”提及《原野》的回归,导演何念不禁感慨,“对上海大戏院而言,这版《原野》正好代表了它的新生以及独特气质——历史沉淀与时尚气息兼备。

  “1943年的那部《原野》是艺华剧团演出的,来看的人可多啦。但遗憾的是,那时候看话剧的人终归是少,定位以话剧演出为主的大戏院只能停演话剧,从1944年开始就改放电影,后来就直接改名为上海电影院。直到2011年伴随着卡拉OK等新鲜事物的兴起,戏院经营受到冲击,慢慢就歇业了。”曾在上海电影院工作过的陈老伯的这番话再次勾起了沪上一代人对这座经典老剧院的回忆。这样的记忆也留在了作家陈丹燕的脑海中,她笔下,曾经的上海大戏院“就是这样一个电影院,曾经埋没在超市、小吃店和平价药房以及三黄鸡堂吃店云集的路口”。但陈丹燕也预言:“终究有一天(上海大戏院)会被重新发掘出来,修葺一新,变为它最初的样子:一家戏院。当这个街区走到了现世平稳的时代,它也迎来了自己焕然一新的时辰。

  而今,这个时辰终于来到。“如今又改回来了,我觉得是件好事情。现在人们精神需求提高了,看话剧的人也越来越多了。”陈老伯说。

  新改建的上海大戏院背靠淮海路,东南面是文化广场,复兴路的人流量大,具有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上海大戏院建筑设计师郭锡恩在谈及设计初衷时表示:“希望这个新建筑能成为一个让人慢下来的空间,带给人一种平静庄严的体验。当观众离开这座大楼时会发现这不仅是一座外观精美时尚的建筑,也是让人内心丰盈,心灵得以休憩的场所。

  老建筑在人的智慧设计下披上了新外衣,这对大剧院的重生来说还不是最重要的,戏剧人最关注的是开张后的上海大戏院究竟是如何定位和规划的,因为只有制定出一个符合市场规律的长远计划,才不至于让戏院走改换门庭的老路。

  “开张后,上海大戏院的定位还是要面向市场,接受市场的考验,要让观众知道里面演什么。”话剧制作人兼上海大戏院运营总监童歆强调,“上海大戏院要做成一个品牌剧院还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演出剧目还需要从专业性、主题性上下功夫。在创新方面,大戏院将打破只有晚上看戏这一常规,白天也要向公众开放。戏院会根据上演剧目的整体安排制定各种各样的配套活动,同时进一步加强戏剧的普及教育。

  今后,上海大戏院将选择一些市场上成熟的话剧进行演出,目前计划一年8至10个剧目、200多场演出。剧目之外,票价的高低也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对此,童歆表示新剧场的定价不走“高价路线”,未来也会针对不同观众群和演出时段,推出各种优惠套餐。“如在工作日的白天开设老年人专场、教师专场、学生专场等,让更多人毫无负担地变身戏剧粉丝。” 童歆表示。

  《原野》过后,4月7日至16日,上海大戏院迎来了开幕季的压轴板块“2017当代昆曲周”,轮番上演传统昆曲演出、昆曲美学沙龙和原创当代昆曲,昆曲表演艺术家张军将现身昆曲周,领衔献演“亦俊亦美小生专场”,为上海大戏院的重生注入力量。

  记者手记

  为了让三庆园重生,李永生着实下了一番功夫。他希望将传统戏曲和大栅栏的商业优势相结合,将三庆园打造成京味儿文化体验中心。在老字号扎堆的大栅栏,一个老戏园子究竟能吸引多少人的关注,能取得多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对戏园子的重生,有人认为,传统戏曲已经无法满足年轻人的需求,重建戏园子对传统文化的振兴也是杯水车薪;也有观点认为,戏园子这个“老瓶”,只有装上适合当下年轻人口味的“新酒”才可能赢得他们的青睐。

  对第一个问题,我认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不是一举就可以实现的目标。历史上,戏园子就是人们喝茶、看戏,进行文化消遣的主要场所,在这里,戏曲艺术得以传播弘扬。今天,人们接触戏曲的渠道越来越多,加一个戏园子、多一份社会力量的关注和努力,是一件值得鼓励的好事。对第二个问题,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戏园子要活下去,一定要主动求新求变,关键是不要“新得离谱,变得无法无形” 。

  要知道,每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正是因为这些特色,才造就了中华文化大花园里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近两年,一些文化类综艺节目大胆尝试,通过传统文化和流行歌曲、音乐的混搭编排,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是成功的尝试。然而要注意的是,创新不是一味地迎合,而是要在引导中创新,最终让人们的目光关注到传统文化上来,让他们主动购票,去剧院、戏园子追求纯粹、真实、有历史感的中国传统艺术。如果只是把一种年轻人不熟悉的艺术形式与他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行没有章法的混搭,反而会让人失了兴致。

  “老瓶”到底是要装“老酒”还是“新酒”,就要看酿酒人的技艺。传统艺术的没落不是形式上的落伍,更多来自认知上的缺失。经过近几年传统艺术进校园、进基层的努力,戏曲和年轻人的距离并没有想象中远。很多时候,几节戏曲普及课、几次亲自登台的尝试、几声咿呀学唱的体验,就能让年轻人对老艺术萌生好感。对戏园子来说,在不断引进演出的同时,可以与社会力量结合,开放园子承担更多的教育普及功能,开展一些互动活动,这些都是老戏园子可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