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浙江本科生就业 法学还是“老大难”

21.10.2014  17:02

  昨天,省教育厅向媒体公布了2014年浙江本科生就业率排名分析表,教育学、绘画、船舶与海洋工程、法学、表演、翻译、美术学,在排名后20的专业名单中,这些熟悉的面孔“榜上有名”。这些数据统计的都是初次就业率,截止时间是今年的8月底,其中折射出来的一些信息对高中学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具有不小的参考价值。

  法学的初次就业率垫底

  就业率榜单能否作为专业志愿填报依据

  2014年我省本科毕业生人数最多的20个专业就业分析表显示,法学毕业生一共3051名,初次就业率垫底。

  上周,教育部官方微信“微言教育”发布近两年(2012年、2013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全国有15个专业被亮“红牌” ,有不少是几年前热门的“高大上”专业,比如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知识产权、电子商务。此外,当年部分新兴行业,例如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生物科学也榜上有名。

  此外,在排名后20的专业门类就业分析中,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法医学、电气技术教育、雕塑、农村区域管理、船舶与海洋工程等专业是“二进宫”,连续两年都是排名在后20的。

  新高考改革后,有业内人士提出,全国高校应该罗列出一个专业排行榜,高考生可以此作为参考依据来选择大学的专业。但这份榜单还未出炉之前,不少考生和家长就将这份就业率排行榜作为报考志愿的参考因素。“同样的专业在不同高校开设,就业效果就不同,就业率也不同。所以考生填报志愿,还是要去了解填报专业在具体高校中的情况。这些数据只能作为宏观参考,但不绝对。”省教育厅学生管理处处长丁松泉介绍说,同样是汉语言文学专业,985高校与一般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是不一样的。

   曾经“高大上”的专业为何遇冷

  高校该如何有效设置专业

  一位高校教授将被亮“红灯”的专业进行分类,一类是社会需求大,但培养人才层次低的专业,比如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也很高,但目前本科人才层次低了一些;还有就是全国开设过多的专业,比如生命科学、公共事业管理等,这类专业,基本上所有高校都在开办,导致本科就业率低。

  “就业的‘冷’与‘热’,都是由市场需求决定。”丁松泉说,前些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很吃香,这缘于当年浙江的贸易经济发达,急需这类人才。但几年下来,用人单位发现,毕业生只需外语水平高,懂英语懂经济学就可以做外贸了,并非一定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所以,该专业的就业热度慢慢地淡了,没有像以前那么受市场欢迎了。“各个专业在各个地区就业状况并不相同。”他介绍说,在浙江来看,像电子商务专业就比较受欢迎,随着网络购物的流行,电子商务人才需要量大增。还有,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量也很大,只是有些毕业生不愿意去从事市场营销类岗位。

  “高校的人才培养最短周期是四年,这与社会上的培训机构不同,跟着市场脚步办学。所以说,相对社会需求有滞后性,专业调整对高校来说也一直是难题。”丁松泉认为,对于专业设置,教育部门只能给出宏观指导性意见,加强高校专业设置的引导,避免高校盲目布点、重复设置专业。但是,高校作为办学主体,应当加强就业市场意识,根据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模。

   教育部公布

  近两年就业率较低本科专业名单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生物科学、旅游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市场营销、动画、知识产权、广播电视编导、表演、艺术设计学、播音与主持艺术、音乐表演、电子商务、贸易经济、公共事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