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 他们在国家级工美大师门下拜师学艺 5年后 满师学成的他们都拿出了什么样的作品?

23.12.2017  10:19

  2012年5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亲自为杭州颁发了“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命名文书。作为杭州市首批“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十大传承基地之一,2012年9月,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正式启动“工艺与民间艺术薪火传承计划——工艺美术大师带徒学艺”活动,赵锡祥(萧山花边)、王文瑛(机绣)、嵇锡贵(陶瓷)、陈水琴(手绣)、朱炳仁(铜雕)五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徒弟。一时间,全国近20多个省市及台湾地区的192名报名者被吸引而来。经过初选、专业资格考试、面试等层层选拔,24人脱颖而出。

  5年过去了,这24名徒弟“学成归来”,于昨天上午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举行满师仪式。徒弟们分别向师傅送上鲜花并鞠躬,对他们5年来的辛勤教导表示感谢。

  机绣大师王文瑛提起5年来与徒弟们的相处,感慨万千:“机绣是一门很复杂的传统工艺,除了要熟练使用缝纫机、做到‘手移机绣’,我们还要染线、做梆,甚至是自己去山上买毛竹。这些,他们都做得很好。

  而在朱炳仁看来,与徒弟们的相处过程更像是互相学习:“我充分感受到他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审美和想法。各自的学术、生活背景,让他们的艺术创作更具特色。

  经过5年、1800多个日夜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5位工美大师与24名徒弟真正阐释了什么叫“名师出高徒”——2013-2017年,24名徒弟中已产生2名市级工艺美术大师、5名工艺美术师、10名助理工艺美术师、5名区级非遗传承人、3名艺术硕士;获得各类各级工艺美术奖项共132个,其中特等奖1个、金奖37个、银奖51个、铜奖31个、优秀奖12个。

  即日起至2018年3月4日,“薪火传承——工艺美术大师带徒学艺”成果展将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2楼举办。展览将展出5位工美大师和徒弟们共91件/套代表作品。同时,展厅内还将穿插图文、视频,带大家回顾这份传承、复兴传统文化的浓浓师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