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宸桥小学的美丽宣言:让每个孩子的生命之美得到绽放

08.12.2014  14:32

王崧舟校长在讲课 

孩子们在国学馆阅读 

师生在课堂上 

学生在运河文化研究院体验 

同学们运用平板电脑上课 

同学们在交流 

  “同学再见,老师再见,保安叔叔再见,校长再见。”每天傍晚放学,拱宸桥小学的同学们都会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到校门口,在师生间相互鞠躬致意后,再各自回家。
  前两天,一批客人访问完学校,刚好巧遇这一幕。一经了解,得知这已经成为学生们的习惯时,客人们不禁赞叹:即便只是一个小细节,但足以见得儒家礼仪在拱小的孩子们身上的传承,颇具传统古风之美。
  是的,这所枕靠着古老运河而成长的小学,在悠长的历史中创造过多次教育辉煌,而教会孩子做人永远是学校办学的重中之重。校长王崧舟对办学有着清晰的认识:“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人,出发点是人,成为人的路径还是人。因此,从基本人性出发,到美好人格的养成,就是美丽学校的灵魂所在。
  “教育当以慈悲为怀”一直是拱小的教育宣言。确实,教书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活,更重要的是拥有一份人文情怀。都说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只有“美丽”的老师,通过“美丽”的课堂,才能教出“美丽”的学生。而这所有的美聚在一起,才能成为真正的“美丽学校”。

   诵读国学,承接传统
  让经典之美在学生心中萌芽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教室里,语文老师王燕正在给同学们讲解《千字文》。对二年级的学生而言,这里有不少生僻字,比如巨阙,你很难通俗地跟同学们解释明白。王老师为此下了一番功夫,动用了多媒体,播了一段小电影,说的是春秋时期铸剑大师欧冶子为越王献宝剑的故事,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而整堂国学课也显得妙趣横生。
  近几年,全国泛起了一阵国学热,也有不少中小学开过国学课,但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而拱宸桥小学便是少有的坚持在传承国学文化的学校。把时间退回到2003年,学校老师就通过网上找国学的名言警句让学生诵读。半年之后,学校有了固定的读本,学生们在老师带领下早中晚各诵读10分钟,这被称之为晨读、午诵、暮吟。坚持了七八年后,终于在2011年,学校正式把国学经典正式纳入课程,一到六年级的学生都要学,每周一课时。
  坚持了10多年的经典诵读,也让学校在国学课程内容规划上更有心得:一二年级是传统蒙学,如《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笠翁对韵》。三四年级可读一下“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六年级则读得再深入些,《老子》、《庄子》、《史记》、《资治通鉴》、《历代美文选》等。
  “国学推行初期,也有家长反对。觉得诵读这么多经典,考试又不考,还不如多学奥数,多学几个英语单词有用。其实,教育一旦急功近利一定会出问题。而所幸的是,我们的孩子在大量诵读之后,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王校长举了个例子:有一次开学后班上换位子,一位妈妈听说自己女儿边上的新同桌,是班上一个比较调皮的孩子,比较焦虑,怕女儿被带坏。而女儿的一句话让妈妈惊呆了:“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需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女儿说,你觉得同桌会带坏我,你真的了解他吗?妈妈沉默了。
  “国学之美,美在境界,美在德操,美在悲悯。我们只想在学生内心种下文化的种子,是传统的、纯粹的、正宗的中国文化种子,等这颗种子发芽时,便是我们期待的‘成人之美’。”王校长说。

   人性地感怀、艺术地对话
  打造具有人文情怀的诗意课堂
  一所学校的核心业务是教学,办好教学的立足点,就是课堂。对于课堂教学,拱小不仅仅关注的是老师教的技术层面,还对课堂内容的审美、对话的艺术、节奏的把控等有着很高的要求。
  这是一堂作文课,语文老师金蓓蕾开始在幻灯片上播放一张张照片。“咦,那不是小Q吗?”班上的同学有些惊讶。小Q是班上的一位同学,小时候因为一场医疗事故不幸耳朵失聪,这让他有些小自卑。金老师平常有一个小习惯,就是随身拿一只相机,记录下学生的点滴。于是,金老师就以这样一种不为人知的方式,给小Q拍了不少照片。
  幻灯片播放着,而金老师也念起了开场白:“我们班上有这样一位同学,他是我们班的卫生标兵、悠悠球达人……”念到最后她问道:“你们眼中的小Q是什么样?”同学们思考过后热烈回应:“小Q打扫卫生最干净了。”“小Q其实很善良”……这一幕幕让小Q热泪盈眶,人也从此阳光起来。班级还为他出了一本作文集《我们家小Q》。
  拱小像这样富有人文情怀,又结合学科特点的优质课还有不少。陈老师曾在上《丑小鸭》一课时,和学生有一番经典的对话。有学生问:“丑小鸭本来就是天鹅蛋孵出来的,长大了一定会成为天鹅,有什么稀奇的呢?”一般老师碰到这样的问题,可能会一时语塞。但陈老师很智慧:“假如丑小鸭没有经历过那一番磨难,她还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天鹅吗?”这样的点拨,让孩子们对丑小鸭的精神内涵有了新的认识。
  数学老师王水清则把她的数学课堂拓展到了课外。因为目前教的是小学低段,主要内容就是基本的加减法。有些家长会试着教孩子,但是怎么教才能使孩子听明白呢?王老师专门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清水数园”,其中分享了不少通俗易懂的数学小技巧。比如数学题1+2+……+5,刚学数学的孩子算起来比较复杂,王老师就提出用“大手拉小手”,前后相加,这么一来就变得简单。浏览王老师的公众号,还有分享如何玩魔方、二十四点的小游戏,读完之后,孩子们会发现,原来数学也可以这么好玩。
  此外还有像陈萍老师的音乐课,动静结合节奏拿捏恰到好处,傅世玉老师用导学案展开教学让语文学习更轻松……正是这一群对学生、对教学充满人文情怀的老师,打造着一节节美妙的课堂,我们才看到了拱小学生那一张张美丽、快乐的笑脸。

   汲取高新技术的美丽元素
  让学校成为资源共享的超级社区
  一所美丽的学校,除了要播种传统文化精髓的美丽种子,打造富有人文情怀的美丽课堂,同时也应该汲取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美丽元素。
  “我们正在收获新技术革命下的教学成果。”校长王崧舟对数字化校园有着自己的领悟:随着新技术的使用,学校的教学从集中走向分散,空间从封闭走向开放,资源从有限走向无限,学习从被动走向了主动。“学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教书学习场所,而是一个时刻进行资源共享的超级社区。
  “哎咿呀……”五个孩子把粗粗的纤绳背在肩上,用力地拉拽,这时大屏幕上,一艘漕运船正在大运河中破浪疾驰,上面还呈现着拉力值。“现在你们知道古时候的纤夫工作有多累吧?” 马瑛老师问道,孩子气喘吁吁地点点头。
  这是一节运河文化体验课,地点就在学校的运河文化研究院。游走其中,体验项目还真不少,除了“纤夫拉纤”,还可以去踩水车、登上戏台唱戏等。作为研究院,海量信息才是这里最大的亮点,其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四个领域。各展区都有专属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就可直接链接少年运河网进行拓展阅读。
  这里的信息是开放的。同学们可以把对运河的研究上传到研究院的资料库中。像去年,师生们进行“运河千里行”活动,不仅走访了白浮泉遗址、漕运终点积水潭等古迹,还沿途采集当地运河的水样、对比分析,这些数据都被及时更新到研究院的数据库中。
  作为一所以“诗意语文”闻名全国的学校,把自己的经验、做法和更多兄弟学校、老师分享,更是一种义举。2008年,王崧舟特级教师网络工作室成立。点开网络工作室页面,有诗意语文、名师书斋等7大栏目,上面有1618项教学设计、视频等资源,其中大部分都是王校长以及拱小的老师多年来的经验结晶。全国各地的老师,都可以通过网络观摩。西藏林芝地区第二小学的宋岚老师就是其中一位。宋老师不仅在网络上长时间和王校长保持学术联系,2011年更是经中组部批准来工作室挂职。通过网络工作室最终进入王崧舟工作室挂职研修的学员已达25位。平时大家会通过网络定时交流,随着万兆光纤接入学校,现在即时视频交流也成为常态。
  当然拱小的数字化校园还不仅仅是这些,像学校打造了智慧云班级,老师直接通过平板电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易错点等一手掌握;开创网校平台,让学生在家里就可以和老师在线交流;拍摄微慕课,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温故知识点。
  对于数字校园的探索,也让拱小获得了诸多认可。2012年,王崧舟特级教师网络工作室荣获全国教育多媒体软件大赛一等奖,浙江唯此一家;2013年,学校被评为浙江省数字校园示范学校;今年,学校制作的微视频《我不再害怕举手》,荣获长三角地区课程优秀资源评比一等奖;学校选送的基于数字技术的数学、英语课例获“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参评课评选一等奖…… 信息技术的活用,让学校在弥漫着古典风味的同时,也散发着现代之美。
 
   美丽学校:让人成为人
  拱宸桥小学校长 王崧舟
  美丽学校的核心在“成人之美”。
  台湾美学家蒋勋说:“过得像个人,才能看到美”。是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人,出发点是人,成为人的路径还是人。因此,从基本人性出发,到美好人格的养成,就是美丽学校的灵魂所在。
  真正的美丽学校,外在呈现出一种独立、自由的精神风貌,内在则是一种自我的完整实现和超越,其本质在真善美的圆满。
  让人成为人,就要“呈人之美”。美丽学校的建设,就是要让所有的孩子呈现他们的生命之美。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使命和意义。因此,对每个孩子生命的尊重乃是美丽学校建设的伦理底线。美丽学校,只有当每个孩子的生命之美都得到充分呈现的时候,它才是实至名归的。
  让人成为人,就要“成人之美”。美丽学校的建设,就是要成全人、成就人,让孩子变得更好、更美。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从根本上说,人之美在人之心,心灵之美乃是美丽学校的永恒守望。
  西哲海德格尔将“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看作是生命的澄明之境。美丽学校的建设,正是以每个学生和教师的诗意栖居作为一种价值的终极关怀。这样的境界,虽不能至,但我们依然心向往之。(本站编辑 陈洪凯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