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易商品四成多非正品

27.01.2015  19:02
本报讯(记者田珍祥)1月23日,国家工商总局公布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在完成的92个批次的样品采样中,有54个批次的样品为正品,正品率达到58.7%,非正品率为41.3%。
  据悉,2014年8月到10月,国家工商总局网监司委托中国消费者协会开展了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活动。此次监测以网络交易平台、大型购物网站为重点监测目标,抽查淘宝网、京东商城、天猫、1号店、ZOL商城、聚美优品等平台,以电子产品、儿童用品、汽车配件、服装、化妆品和农资等为重点监测种类,以高知名度商标、涉外商标等为重点取样商品品牌。
  为便于识别,此次统一将假冒伪劣产品、翻新产品、非授权正规渠道,含量与宣传不符产品、无3C认证,非中国大陆地区官方正品、不符合《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要求产品等均列为非正品。
  从各行业的检测结果来看,化肥农资和手机行业正品率低,仅为20%和28.57%;润滑油行业正品率最高,为77.27%;服装和化妆品行业正品率同为66.67%。总体来说,每个行业都存在一定的假货、伪劣产品以及没有相关认证的产品。手机行业,假货、翻新产品、山寨产品等伪劣产品现象比较严重,化肥农资行业假冒伪劣现象严重,化肥元素含量多与实际不符,农药假冒知名品牌现象严重,这两个行业正品率低于30%;其他儿童玩具、润滑油、服装、化妆品的网购均有假冒伪劣现象,但正品率均高于60%。
  国家工商总局表示,为不断营造公平竞争的网络市场环境和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工商总局今后将继续回应社会关切的问题,将网络交易商品抽样检测作为常态性工作,依法查处网络商标侵权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经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