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为了那抹绿

25.11.2015  21:23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远离城市喧嚣,常年行走在山林溪涧,皮肤晒得黝黑,手上布满老茧;他们习惯与山间清风、草木为伴,春去冬来,日复一日,默默守护着万亩山林,他们就是被称为“绿色卫士”的护林员。

              到县林场工作的3年多来,虽然记不清自己下了多少趟林区,走过多少片林子,但清楚的记得,去的第一站就是新路林区。

              那日,跟着场长驱车2个多小时来到彭藤坑村山脚,接着步行1个半小时,拖着一身疲惫终于到达新路林区。这里离县城约34公里,四周都是山,方圆1公里,除了护林员柯均星外,没有其他人,没有有线电视,更别提互联网了,真的可以用廖无人烟来形容。

              一个水壶、一把柴刀、一根自制的拐棍,一个装有手电筒、笔记本等东西的背包,这些就是柯均星巡山护林必不可少的行头。跟着他,我们开始上山。

              沿途,柯均星一边用柴刀给我们开路,一边给我们介绍前面的路况,那儿有条沟,那儿有个坎,那儿的树长多高了。听得出,他对自己看护的林区熟悉的很。33年的巡山经验,让他练就了一双好眼力和好脚力,即使在云雾弥漫的天气中,他也能迅速分清是烟还是雾,如有火情,他也能在第一时间赶到事发地阻止险情蔓延。正因如此,他管辖过的林区从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

              当天,主要检查森林防火线修割情况,森林防火线是保障森林资源的最后一道防线。建场初期,每个林区都开辟了森林防火线,但是枯枝落叶年年有,杂草灌木年年长,所以,每年修割防火线成了护林员的必修课。

              由于防火线具有距离长、路程远、修割难度大等特点,临近的村民都觉得辛苦,不愿意干,护林员只有亲上战场。于是,天作棚、地作床、鸟木为伴,累了,找个土墩歇歇脚,渴了,喝点山泉解解渴,这些就成了他们最真实的写照。

              经过长途跋涉,柯均星修割的防火线顺利通过验收。柯均星是县林场护林员队伍中年纪最大的,再过三个月他就要退休了。他曾对我说过,要走了,最舍不得的就是这片林;要走了,一定要站好最后一班岗,干就要干好。

              “干就要干好”——这也是许多护林员最常说的话,而他们也一直那么做。劈山、抚育、种植、开路……,只要领导安排哪里,就去哪里干,干就要干好。

              每年的春节、清明、国庆等法定节假日,合家团圆、欢聚一堂时,他们仍坚守在海拔800米以上的林区。夜里,独守孤灯;白天,巡山、护林、宣传、劝导……。陪伴他们的是漫山遍野的草木、鸟兽以及无尽的寂寞和孤独,揪住他们心的是护林防火艰巨的使命和对林场那一抹绿的承诺。

              为了让山林更绿。1年, 5年,10年,30年……,57年,20000多个日日夜夜,一代又一代的护林员,一直秉承着艰苦朴素、不畏艰难、兢兢业业的优良传统,在偏远的荒山荒地和残次林地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发白了,人老了,换来的却是山绿了——县林场的森林覆盖率从零提高到了92%,并建立了大洋山省级森林公园。

              为了让山林更富。护林员在房前屋后、闲置地见缝插绿,开展香榧、红豆杉等珍贵树种的种植工作,为子孙后代留点树,藏富于林成了大家的共识。

              为了让山林更美。每年,护林员都要加入到森林抚育、封山育林等林相改造的队伍中,割除杂灌木、保留阔叶树、种植彩叶树,他们坚信,只要执着的付出,林场的山定会越来越美。

              如果不是真正的融入林场,也许我不会认识这些平凡、憨厚、朴实的护林员;如果不是无数次零距离的接触,也许我不会懂得他们的执着、热情和不悔。从这些护林员身上我看到,一个人只要兢兢业业、爱岗敬业,就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中创造出不平凡。(缙云县林业局)

网站地图 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