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促进艺术事业健康发展

23.01.2017  13:42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促进艺术事业健康发展——国家艺术基金运行三周年座谈会于1月5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充分肯定国家艺术基金运行3年来,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文化部党组部署要求,积极发挥导向性和引领性作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认真总结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取得的实践经验,畅谈对国家艺术基金未来发展的美好期待。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理事长蔡武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理事长、秘书长赵少华主持会议。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理事,部分省区市文化厅(局)代表,专家学者、艺术家代表及资助项目主体代表出席会议。

  蔡武(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理事长):

  国家艺术基金是文化部、财政部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财政投入文化方式,推动艺术事业繁荣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国家艺术基金成立3年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在文化部党组的领导下,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广大艺术家的认同,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事业的迫切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艺术家的积极参与、公众的热情关注、媒体的倾心传播,助推国家艺术基金3年来稳步前行。

  国家艺术基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主要是做到了“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正确导向。国家艺术基金始终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中国精神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坚持鲜明民族特点和文化个性,充分发挥引导方向、调控资源的作用,把政府投入、社会投资和艺术家的创作热情聚焦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三大主题创作和主题活动上来,发挥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风向标作用。

  二是坚持制度为本。国家艺术基金成立3年来,打破了地域、系统、体制和身份的限制,在顶层设计上形成了国家设立、政府主导、专家评审、面向社会的运作模式。始终坚持制度为本、制度先行,不断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国家艺术基金章程》为核心,由近50项艺术基金项目管理规范性文件和管理中心内部控制规章制度共同构成的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这也是国家艺术基金得以平稳有序运行的根本保证。

  三是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艺术评价的标准复杂而多元,为保证项目评审的科学性、公正性,国家艺术基金先后形成了“按照同类同量原则确定资助项目”“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远程申报、远程评审”“先培训、后评审”“同行评审”“大比例使用专家”“施行专家匹配回避制度和定期轮换机制”“引进第三方监督专家”等切实可行又行之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注重信息公开,切实做到制度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是国家艺术基金树立自身社会公信力的有效做法。由《资助项目申报情况报告》《年度项目评审报告》《滚动资助项目评审报告》《项目评审监督报告》和《资助项目监督报告》共同形成的基金报告体系,提高了工作透明度,树立了艺术基金阳光、健康、绿色的良好形象。

  四是坚持“出人才、出精品”。3年来,国家艺术基金尊重艺术规律,追求“目标效果”平衡,通过对艺术创作和艺术活动的资助,发挥了宏观引导和调控作用,资助成果和资助效益初步显现。在“五个一工程”奖、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等国家级文艺评选活动中,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项目占到获奖剧目总数的60%到80%。围绕满足艺术事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培养急需、紧缺的高端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4200余名;配合国家文化外交工作大局,资助74个“走出去”项目在46个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开展了400余次文化交流活动。

  今后,国家艺术基金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做得更多更好。一是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二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三是要坚持把创作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四是进一步抓好项目管理工作。五是继续做好地方工作体系建设工作。同时,要抓好《国家艺术基金“十三五”时期资助规划》的宣传和实施。

  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国家艺术基金在过去的3年里,打通全流程、不断夯实基础,呈现出多点开花、健康发展的新局面。3年又是一个新起点,国家艺术基金工作也仍然处于开创期、探索期,我们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相信在文化部、财政部的领导下,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广大艺术单位和艺术工作者的关心参与下,国家艺术基金将始终坚持正确的文艺工作方向,不断完善制度、健全机制、优化流程,为推动出人才、出精品、出“高峰”,促进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韩子勇(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理事、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

  今天是个难忘的日子。回顾3年来走过的路,可以用4个词来概括。

  一是“创业”。2013年12月30日,国家艺术基金宣告成立。设立并运行国家艺术基金是文化部“十二五”时期的改革任务,时不我待,文化部党组要求2014年就按新体制正式运行,打通全流程。但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自身的机构、班子、队伍、办公条件尚未建立,国家艺术基金又是新生事物,无先例可循、无模式可套,面临自身建设和打通管理流程的双重任务。我们没有“等靠要”,没有讲条件、讲困难,而是做拓荒者,用一股闯劲,趟出一条前人未走的路。这一年,随着工作人员陆续到位,办公室从2间、4间、6间到8间,经常十几人挤在10余平方米的办公室站着开会,从早到晚忙忙碌碌、超负荷运转。

  二是“科学”。国家艺术基金的运行管理走一条什么样的路?是低标准、简单省事、容易轻闲的路,还是高标准、严谨规范、更加符合现代治理能力和水平的路?我们选择后者。“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易做易成之事往往也不长久。3年来,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按照文化部党组要求,在制度建设、指南制定、立项评审、监督实施、结项验收和成果运用中,体现党和国家意志,满足人民的艺术需求,遵循艺术规律,尊重艺术单位和艺术工作者在创作中的主体地位。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研、开展培训。制定各项制度近50项,开展培训50余次,覆盖所有省区市,培训3万多人。组织专题调研30多次,先后与300多人次的专家和艺术单位管理人员座谈,听取各方意见。我们挖掘、分析信息系统平台大数据,形成10余个专题报告,“国家艺术基金发展研究”课题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国家艺术基金大数据的分析与利用”入选国家文化创新工程。我们坚持工作创新、工具创新,研发申报评审系统、专家库管理系统、项目监督系统,实现了直接面向社会远程受理项目申报,通过信息系统组织项目评审和实施进程管理的目标,并坚持最严格的评审回避制度,维护了公平公正。我们坚持国家艺术基金在阳光下运行,最大限度发挥专家评审项目的作用,3年使用评审专家3710名。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每年发布《资助项目申报情况报告》《年度项目评审报告》《滚动资助项目评审报告》《项目评审监督报告》和《资助项目监督报告》。我们深知“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是国家艺术基金的生命,程序公正、方法科学,最终会有令人信服的结果。

  三是“效率”。按照“积极探索、先易后难、逐步推开”的思路,2014年我们走通了指南发布、项目申报、立项评审和签约拨款的工作流程;2015年项目监督和结项验收工作全面展开;2016年启动了滚动资助项目申报评审,组织优秀成果巡展。运行3年,国家艺术基金工作线索从“一轨”变“三轨”,工作量增加3倍,申报评审、实施监督和成果运用同时展开。为保证国家艺术基金管理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和公正性,我们确定了“同行评审”“大比例使用专家”“按照最严格的回避原则随机抽取专家”的工作思路。目前,专家库共有专家6712名。3年来,分别有832人次、1156人次和1722人次专家参加了年度一般项目的评审,参评专家年度更新率始终保持在60%以上。我们坚持评审项目、监督项目并重,在艺术领域力推“项目制”管理方法。2015年,依靠专家对153个资助金额较大、由机构主体实施的项目的首演、首展、开班等关键环节进行了现场监督;2016年,组织专家听取404个资助金额较大、由机构主体实施的项目的进度汇报,予以点评,督促项目主体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3年来,国家艺术基金的运行不断提速。2014年申报时间是6月1日至8月1日;2015年,申报时间提前到3月1日至5月1日;2016年,再次提前到1月1日至3月1日;2017年的项目,在2016年11月即开始申报。每年提前两三个月调整工作节奏,目的是贴近艺术单位的工作实际,便于安排年度工作,管理中心的工作节奏、强度也一次次提升。

  四是“感谢”。“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创业虽艰辛,但我们满怀感谢之情。感谢文化部、财政部领导和相关司局同志的指导、关心和帮助,他们为国家艺术基金发展定调把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感谢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对国家艺术基金工作的无私奉献,各位领导和理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审议制度文件,谨慎决策重大事项。感谢国家艺术基金的规划专家、评审专家和监督专家。规划专家是制定艺术基金政策的“智囊团”,评审专家是遴选艺术基金项目的“裁判员”,监督专家是监督项目实施质量的“质检员”。3年来,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37名工作人员背后站立的是参与过政策咨询、项目评审和项目监督与结项工作的5000多人次的专家学者,他们的参与保证了国家艺术基金工作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公信力。感谢各地文化行政部门、艺术单位和广大艺术工作者的配合参与,是他们使这项事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刘大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理事):

  我有幸被聘为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理事,深入了解了国家艺术基金运作的程序和工作人员付出的辛勤劳动。我最欣慰的一点是,国家艺术基金在美术领域,不管是资助的大项目、小项目,还是青年艺术家个人,都感到非常满意和感恩,迄今没有听到认为国家艺术基金不公平、不透明的评价,这很不容易。大家认为国家艺术基金对他们的艺术创作、艺术探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表示,资助款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能够被国家艺术基金关注到,参与到资助的项目中。

  国家艺术基金的建立是适应新的世界格局发展要求的举措,在推动文化艺术繁荣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艺术基金成立后作用显著,为培养青年艺术家,特别是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艺术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间,我还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西部8个省区的少数民族青年画家授课。国家艺术基金办了实事、大事,而且非常有成效,体现了国家艺术基金的宗旨。

  国家艺术基金要在前3年的工作中总结成绩,向前推进,更要紧密配合国家的大政方针,推进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反复强调“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下一步特别希望国家艺术基金在一些文化艺术的重大活动上体现国家的文化精神,在体现文化创新、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项目上再下功夫,影响也会更大。

  仲呈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我有幸参加国家艺术基金的评审、咨询等各项活动,亲眼目睹了国家艺术基金3年来艰苦创业、辛勤耕耘的整个进程。

  国家艺术基金的成立是十八大以来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一系列重要讲话的举措之一。国家艺术基金扶持中国的民族艺术,使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文化多样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坚守了民族精神的独立性。国家艺术基金的设立和运行3年来的实践越来越显现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国家艺术基金有范式作用。现在一些省区市也开始设立艺术基金,如果将这种范式铺开,我国会形成一条具有民族文化艺术积淀、符合基本国情、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基金资助之路,保障民族精神的独立性,保障在“各美其美”的前提下“美人之美”,进而实现“美美与共”,为人类艺术发展做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贡献。

  我们不能用西方标准衡量中国的艺术,绝不能干中国文化搭台、西方英雄唱戏的事。我们的演出团体相当艰苦,因为有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保证,使好作品浮现出来。

  审美创作的最佳境界只有三个字“超功利”。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就是针对错误倾向的一种有力匡正。国家艺术基金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就是保持中国艺术、中国精神、中华美学的独立性。

  张妹芝(河北省文化厅厅长):

  3年来,国家艺术基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在实践中建立起了一套科学完备的管理体系,成为文艺发展的新平台、新动力,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艺术创作“出精品、攀高峰”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作用随着资助项目的开花结果不断显现。有4点感触较深。

  一是国家艺术基金为繁荣艺术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体现了国家扶持民族优秀文艺作品的主动性、自信心和责任感。从地方来讲,资助、储备一批项目,调动了艺术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国家艺术基金评审机制客观公正,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环境。这几年,我们深切体会到,不用“”项目,只专注做好自己的项目,经过专家客观公正的评审,就有可能获得资助。

  二是引领了艺术创作发展方向。3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国家艺术基金的示范引领下,创作推出了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体现了尊重艺术规律、弘扬时代精神的艺术实践,切实优化了艺术生态。

  三是规范了文化部门和文艺院团的艺术管理。国家艺术基金“基金制管理、项目化运行”的工作要求,推动各级文艺院团尤其是基层院团改变以往简单粗放的资金项目管理方式,提高了项目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对院团以及整个文化系统的艺术管理起到了指导作用。

  四是激发了全社会的艺术创作热情。国家艺术基金打破体制、系统、行业的局限,资助范围的开放性、内容的广泛性以及客观公正的评审机制充分调动了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

  徐耀新(江苏省文化厅厅长):

  国家艺术基金成立以来,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完善政府推动艺术繁荣的体制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对推动全国文艺创作“从高原到高峰”起到了积极作用。

  江苏积极响应国家艺术基金的号召,面向全省广泛宣传发动,3年来共组织申报项目503项,立项97项,获得资助金额7686.8万元,走在全国前列。一系列的大戏、好戏,都是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比如,江苏省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获文华大奖的淮剧《小镇》,其精彩片段还在2017新年戏曲晚会上亮相。国家艺术基金还资助了滑稽戏《探亲公寓》等,使江苏省文化厅和广大文艺工作者对国家艺术基金满怀感激之情。

  在国家艺术基金成立两年后,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江苏设立了全国第一家省级艺术基金。2016年,江苏艺术基金顺利完成了申报评审和资助工作,配套奖励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17项,奖励金额288万元,有力推动了江苏的艺术创作。政府设立艺术基金,其实质是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一次改革,使政府对艺术生产的资金投入通过中介组织面向全社会,不仅推动了艺术生产全面繁荣,还有利于建设廉洁政府,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吴为山(中国美术馆馆长):

  听了国家艺术基金3年来运行情况的介绍,非常激动。国家艺术基金不仅是钱的问题,它代表着国家的文艺方向,是对精神的资助和滋养,引领了时代新风尚,弘扬了中国精神。

  中国美术馆也得到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我们也在探索如何借助国家艺术基金的平台用好基金。中国美术馆做了一个“走向西部”的项目,把中国美术馆馆藏的表现西部的美术作品,将徐悲鸿、张大千等一大批大师的作品和一些当代艺术家的精品力作进行梳理,到重庆、广西、宁夏、新疆等地去展览。展览虽然闭幕了,但影响还在,它完善了中国美术馆在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红色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展览模式。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使我们在如何服务于公共文化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为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我多次受邀参加国家艺术基金的评审工作,印象最深的有几点:一是时间性强,有科学周期和规划;二是质量要求高,以高品质的质量为标准;三是导向明确,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四是公正,有信誉。

  同时提几点建议:一是对被资助的项目和艺术家要跟踪;二是鼓励有独立性、批判性的艺术评论;三是对资助项目的优秀成果进行推广;四是推动形成创作、评论、收藏、展览 “四位一体”的良性循环机制;五是把“一带一路”作为专门的资助主题,给予资助。

  宋官林(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3年来国家艺术基金的创立和运行对助推中国的文化艺术事业产生了重大意义和影响。一是彰显了国家意识和国家的文化选择,国家理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二是注重整体推进和重点提高。其从文化生态方面确立了国家的文化眼光,覆盖的艺术门类广泛,申报项目的主体一律平等,打破了地域、身份、系统、行业的限制。三是“公平公正、风清气正”值得尊敬。这使得项目主体由从前的“找关系”转向提高项目策划水平。

  在国家艺术基金申报准备工作方面,我体会到,艺术需要解放心灵、充满激情与想象,但组织实施艺术工作却要科学严谨、深思熟虑。特别是国家艺术基金资金来自国家财政,每一分都是人民的血汗钱,而且单个项目经费额度大、牵扯资源和人力多、实施周期长,我们必须早着手、严论证、细策划、重操作。

  汪守德(原总政艺术局局长):

  近几年的艺术生产中,国家艺术基金越来越成为广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无论是国家级、省级院团,还是民间文化团体以及一些有抱负的个人,都把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看作一种荣耀。它使有前景的优秀项目以及艺术生产力强的团体与个人能够进入资助的视野与行列,在经过认真无私、客观公正评选的基础上,遴选出真正好的项目给予资助,这对全国的艺术生产来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助力,使好项目有机会朝着精品努力。

  管理中心所采取的中期监督的措施尤其值得肯定。对于资助项目采取资金分期拨付的方式,给了钱并不等于撒手不管、坐等收成,中期监督措施灵活多样,既可能是点对点的单个进行,也可能是分片分区地集中项目主体,请各类艺术专家与财务专家同项目主体面对面进行交流、检查和指导。既充分肯定其工作的实效,又切中要害指出存在的问题,对项目的实施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使受到资助的项目臻于理想,这是一种开诚布公、不留情面,也是有益的碰撞过程,因此在3年来的实施过程中,一批优秀的作品才得以脱颖而出,具备了精品的品相。

  傅谨(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我有幸多次参与国家艺术基金多个类型项目的评审工作,数次担任复评小组召集人,并参与管理中心组织的中期监督和结项验收,而且还有幸主持了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戏曲评论高级研修班”项目。在这一过程中,对国家艺术基金的设立在国家各艺术门类发展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对管理中心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勤勉高效的优良作风,感触颇深,感慨良多。俗话说“三岁看到老”,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形容国家艺术基金的现在与将来。

  第一,管理中心对艺术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极强的道德自律意识,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评审过程中的规范与公平。管理中心的评审程序设计和评审规则的制定,其主旨就是要最大限度压缩与限制从理事会到管理中心各职能部门在评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为干预空间。3年来,国家艺术基金始终坚持发挥来自全国各地多家单位、多领域的专家在评审资助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让所有环节中参与基金申报和评审的人员,最直接地感受到艺术基金管理机构人员的自律,实在难能可贵。

  第二,国家艺术基金的评审与资助方式,尤其是大型舞台剧的资助,有效地将各级艺术表演团体和艺术家从一些地方政府对剧目创作的过度干预中解放出来,因此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与积极性,更有利于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和个性的表现,促进艺术的多元发展。

  第三,国家艺术基金的项目设置与资助方式推动了各地演出市场的繁荣,同时对各地文化艺术作品的交流传播,产生了明显促进作用。在评审与巡查过程中,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让院团承受着从创作单位转向演出单位的压力。这种持续的压力最终将改变文艺院团长期重创作、轻演出的积弊,有利于舞台艺术的持续繁荣与健康发展。

  陈鹏(山东省文化厅原副厅长):

  国家艺术基金成立3年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不仅是有大量有说服力的数字统计,更多的是数字背后那些令人们观念发生变化的东西。

  首先,国家艺术基金深层次点燃了全社会艺术创造的激情。面向全社会直接申报的机制,激发了不同层次艺术团体和广大艺术家的热情。

  其次,开拓了艺术创作的视野,自觉向国家水准攀登,提高了创作的基准点。让一些应时的、相对狭窄的题材不再作为重点来考虑,思路更加开阔,视角大大拓展。更重要的是,对艺术水准的自我设定更高了。

  第三,改变了艺术生产粗放式管理的模式,逐步把艺术生产的机制向科学化、规范化转变,向“剧目+项目、创演+管理”模式转变。

  第四,大量优秀艺术作品大幅度流通,改变了供给侧的结构。国家艺术基金的实施从传播交流项目和新项目展示这两个方面突破,盘活了闲置与新生资源,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舞台演出大繁荣、民族文化大交融、特色文化大交流、惠民服务大突破的良好局面。

  第五,锻造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专业队伍,开创了一项持久而深远的事业。国家艺术基金管理工作人员,对专家无可挑剔的服务、对申报事无巨细的应答、对工作无怨无悔的奉献,让人感叹不已。他们服务热情、业务精通、工作量超出想象。感谢他们为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

  刘玉琴(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

  国家艺术基金是新事物、新机制,是艺术繁荣发展的孵化器、发动机,承载了社会各界的高度期待,担负着繁荣艺术创作、培养艺术人才、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推进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使命。国家艺术基金的创立与运行,标志着国家在大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向着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文化发展站上了历史的新方位。

  3年来,国家艺术基金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不断拓展创新:求变革,持续完善机制,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了促进艺术生产;求精进,用力助推打磨,一切聚焦于修改提高,一切为了推出优秀作品;求发展,培育攀登“高峰”的样本,一切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国家艺术基金的新举措、新机制,极大激发了社会各界的艺术创作热情,助推了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问世与提高,印证了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高度文化自信。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伟大实践必将给文化创新创造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艺术发展助力,为伟大时代立传,为崛起的国家塑形,国家艺术基金将在时代的磅礴与托举之中,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基金管理体制贡献新鲜的中国经验。

  田沁鑫(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

  作为一名话剧导演,受国家艺术基金扶持,由我编剧、导演的话剧《北京法源寺》在北京首演时,连演12场,场场爆满。这部戏一开始策划时,我也有困扰,就是很难用经济上的投入产出模式向投资方讲清楚艺术生产中的商业风险和收益回报,因为市场规律在艺术生产中肯定有它失效、失灵的地方。解决这个困境的是国家艺术基金,我真诚感恩!

  国家艺术基金对《北京法源寺》的扶持,切实缓解了投资方的压力。国家艺术基金带动社会投入,在这部戏的生产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通过严格的专家评审的基金给予方式,根本地解放了受投资限制的艺术项目,给了初次涉猎戏剧投资的投资者一种安定的心理。国家艺术基金的投放,从根本上调动了艺术家的创作积极性,尊重了艺术家的主体性,还原了艺术家在创作中的主动地位。这才让我可以用一年的时间创作这部剧,更充分地发挥艺术想象,才有了《北京法源寺》这部反映戊戌变法的家国大戏,给观众带来感染和启迪。同时,于我个人而言,对于中国的大剧场戏剧的建设,对于中国历史剧如何继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心灵建设空间。

  如果说对国家艺术基金有什么期盼,我希望基金能够更多地支持有戏剧理想的艺术家。

  朱炳仁(浙江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馆长):

  国家艺术基金这3年走了一条快速成长、务实发展、科学严谨、深得文化艺术机构和艺术工作者拥戴的道路。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立项项目,“铜雕艺术人才培养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一是不辱使命,做好培训规划。师资雄厚、学员范围广、课程设置合理。二是弘扬“工匠精神”,打造创新团队。通过铜艺术和人民生活的结合,促使更多人认识铜、了解铜、应用铜、喜爱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铜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三是开放培训,推动艺术交流。选调部分学员赴台湾采风、观摩、学习,推动文化艺术人才交流。

  陈圣来(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国家艺术基金是一池春水,在全国文化界产生广泛影响,成为推进文化创新文化繁荣的引擎。尤其是国家艺术基金开放的申报机制,给非官办文化带来了福音,在促进文化建设的同时带动了社会建设。我觉得国家艺术基金最大的功效在于,让各种艺术体制机制的文艺团体能够有一个自由竞争、生存发展的空间,逐步培育社会艺术力量,优化了艺术发展的生态。

  曲滋娇(辽宁芭蕾舞团团长):

  国家艺术基金科学、规范、专业的运行方式,让我们站得更高、走得更远,让我们的艺术事业充满了活力和动力。3年来,国家艺术基金提倡“中国风范”的艺术创造,支持讲述“中国故事”、表现“中国精神”的原创艺术作品,支持具有“中华美学品格”、弘扬“中国价值”的艺术活动。

  芭蕾是起源于西方的艺术门类,然而中国的芭蕾舞《红色娘子军》滋养了几代人,我们的《八女投江》也感动了成千上万的观众,并荣获第十五届文华大奖。芭蕾的唯美、浪漫与讲述的“中国故事”一点儿也不冲突,反而可以结合故事的时代、人物背景体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该剧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与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中华民族值得歌颂的民族性格和人生态度,这种对国家和生死的气度气概,增强了我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自信和热爱。

  国家对文艺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让我们感到振奋,更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应该身体力行,多创作精品、多传播交流,使中国风格的芭蕾作品焕发独特的艺术魅力,发挥其弘扬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作用。

  贾文龙(河南豫剧院副院长、河南豫剧院三团团长):

  近年来,《焦裕禄》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十一届河南省戏剧大赛优秀剧目奖,以及文化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全国优秀剧目展演奖等。2016年多次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对《焦裕禄》进行座谈论证,从剧本的修改到舞美制作、灯光、音响、服装各环节进行全方位的加工提高,为该剧参加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奠定坚实的基础,《焦裕禄》荣获本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我也因此荣获文华表演奖,这与国家艺术基金的助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薛金升(黑龙江省杂技团团长):

  我们对国家艺术基金有着深厚的感情。近年来,由于得到国家艺术基金的大力扶持,我团在人才培养、精品创作、市场开拓乃至深化改革等方面都取得明显进展,得到了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广大观众的认可。芳菲念春,鱼知水恩。借此机会,我代表全团演职人员对国家艺术基金表示由衷的感谢!

  2014年,我团原创的冰上杂技剧《惊美图》成为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此举无疑为冰上杂技这一新兴艺术,打开了向“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文艺精品跃升的大门。自得到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以来,我团冰上杂技国内外驻场及巡回演出超千场,收入超千万元,接待观众超百万人次,弘扬了龙江冰雪文化软实力。由于我团冰上杂技的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得到了国内重要演出活动的纷纷邀约:2016年1月,冰上杂技受邀参加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开幕式。12月,冰上杂技参加了第三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启动仪式等演出。我团在演出中锤炼了精品,锻炼了队伍,扩大了冰秀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与此同时,带动了“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2015年,我团与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和美国玲玲马戏团签订了两年赴美国巡演合作协议,目前已演出156场,获得美国观众高度赞誉。

  杨婷(云南省玉溪滇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院长助理):

  我们创作演出的滇剧《水莽草》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大型舞台剧重大加工修改提高的项目,2016年,该剧再次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滚动立项资助。一台剧目能够两次成功立项,不仅表示评审专家对《水莽草》的认可,更大大提升了滇剧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管理中心3次安排专家组赴玉溪召开滇剧《水莽草》专家研讨会,对剧目的加工修改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及建议,使该剧完成了修改提升、中期审查、巡演、结项等工作。该剧作为文华大奖参评剧目参加了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等,实现了社会效益、获奖荣誉双丰收,对滇剧的传承与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玉溪乃至云南地区的国家艺术基金申报工作。

  赵聪(中央民族乐团演奏员):

  我是一位琵琶演奏员,受到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对我来说是一次特别大的成长。我申报的作品《丝路飞天》目前已经演出100多场,从美国的哈佛大学到斯坦福大学,以及大型的音乐节基本都有演出。我还参加了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的开场演出。取得这些成绩,我非常感谢国家艺术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