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双发” 萧山快变

27.10.2015  11:44
  最近,一个涉及200多平方公里的“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规划正在萧山有条不紊地谋划中——
  围绕萧山国际机场,萧山将借“”打造全新的拳头产业。8月底,首都航空杭州基地项目落户瓜沥;引进京东全球购等一批跨境电商项目后,杭州保税物流中心一期10万平方米保税仓库也已饱和,目前20万平方米的新保税仓库正在加快建设;杭州空港经济区还将在机场东侧布局一个3.2平方公里的空港小镇,并建起一条阿里巴巴萧山产业带,定位为服务萧山全区的传统产业电商服务平台。
  萧山把经济前行的动力比喻为两台“发动机”,即以传统产业为主的“老发动机”和以新产业、新业态为支撑的“新发动机”。这一次的临空“谋划”,为萧山“双发”经济铆足了劲。
  今年以来,萧山五个发展平台相继安上新的“发动机”:萧山东部区块正在创建的“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迎接亚运会将带动钱江世纪城进入下一个“黄金十年”;湘湖三期的建设将带动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浦阳江整治则将带动萧山南片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南进”战略有了产业纽带;“创新驱动、两化融合”则将带动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城等区域的创业创新。
  精准发力的“新发动机”也将为萧山赢得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以湘湖为例,随着湘湖获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旅游的产业力量也快速融入到萧山的“新发动机”中。目前,还有一家体育发展概念的上市公司计划在萧山南部打造一个体育小镇。
  前三季度,萧山三次产业结构趋向合理,服务业增长达13.2%,占GDP比重达到46.8%。另外,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也均快于工业整体增速。(本站编辑 祝婷兰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