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剧艺术振兴工程硕果磊磊

29.05.2015  10:08

  5月26日下午,绍剧艺术振兴工程成果新闻发布会在绍兴市政府会议中心新闻发布厅召开。新华社(新华网)、人民日报(人民网)、浙江日报、浙江之声、钱江晚报等10多家中央、省级媒体,以及绍兴日报社、绍兴网,绍兴广电等的媒体记者参加了发布会。

  会上,介绍了绍剧艺术振兴工程的相关情况以及实施情况,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施洁净代表获奖演员谈了获奖感言。绍剧研究院文华奖、白玉兰奖榜首获得者刘建杨,梅花奖获得者姚百青以及绍剧研究院的三位优秀青年演员、白玉兰新人奖获得者等应邀参加了新闻发布会。会后,全体记者赴绍兴钟堰庙惠民演出点,实地采访观摩了由绍剧艺术研究院组织的水乡社戏惠民演出。

  自2013年组织实施绍剧艺术振兴工程以来,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演员姚百青、施洁净连续两届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绍兴市戏剧梅花奖队伍扩大到7人次8朵,名列全国地市级城市前茅。除梅花奖外,两年来,绍剧艺术研究院还喜摘了6朵上海白玉兰。其中,白玉兰主角奖2个,白玉兰新人奖4个,同期,全国共开出10朵白玉兰新人奖,绍剧院占了将近一半,被业内赞为“绍剧现象”,呈现了“梅花玉兰竞相绽放,名角新星交相辉映”的喜人局面。这得益于抓实了剧目建设、人才培养、文化惠民、宣传弘扬、传承保护等五项工程,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

  一抓剧目建设工程。多次邀请全国著名的戏剧专家,为绍剧把脉会诊。重新创排绍剧《于谦》,创作新编历史剧《佘太君》,整理创排绍剧《目连五折》及《望乡》、《秦琼表功》、《渔樵会》、《迷雾岭》等折子戏,有力提升了绍剧剧目的创新性,也给一批绍剧优秀中青年演员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剧目和流派唱腔,搭建了脱颖而出的平台。优秀的绍剧艺术作品,也让更多的观众了解了绍剧,喜欢上了绍剧,扩大了绍剧的观众群体。

  二抓人才培养工程。专门成立了绍剧艺术指导委员会,邀请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汪世瑜担任艺术顾问。每年举办1-2期“德艺讲堂”,邀请全国戏剧界知名学者到绍剧研究院讲课,提高绍剧演艺人员的综合素质。邀请京昆界老师对年轻演员进行身训、把子、表演等方面的培训。把绍剧青年演员的10年培养计划缩短为5年一届,让绍剧传承更有竞争力。举办三年一轮的绍兴市戏剧演员折子戏大赛、艺校学生才艺比赛、绍兴市戏剧节,为包括绍剧在内的演员搭建公平展示的平台,使演员找到适合自己的表演定位,激发表演潜质、提高表演能力,促进出人出戏。

  三抓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抓好绍剧周末剧场、绍剧进校园、绍剧下基层演出等惠民品牌活动。每年组织绍剧下乡惠民演出不少于30场次,开展“绍剧下基层”演出100场次,推出“绍剧周末剧场”30场次。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培养了一批潜在的绍剧年轻观众群。帮助绍兴戏迷成立了“水乡戏会”绍剧戏迷沙龙、绍兴市绍剧戏迷协会。积极开展为“上海绍剧之友社”、“余慈绍剧戏迷联谊会”等戏迷组织提供艺术帮助等工作,扩大了绍剧戏迷群体,提高了戏迷的表演水平,使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绍剧戏迷的队伍中来,推动绍剧艺术的弘扬传承。

  四抓宣传弘扬工程。组织实施了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全国巡演活动,辗转13个城市演出17场次,扩大了绍剧艺术在全国的影响,锻炼了队伍。加大政府购买文化服务力度,通过演出补贴形式,鼓励绍剧“走出去”。每年对外推广、宣传演出20场,积极宣传绍兴文化,打响绍剧品牌,推广绍兴的传统戏曲,组织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戏剧折子戏专场赴台湾参加台湾绍兴文化周演出,获得好评。定期举办绍剧流派艺术、剧目创作研讨会和各类优秀演员推介活动,提升艺术品位,宣传绍剧艺术。与绍兴电视台等媒体合作开设了“绍剧大家唱”、“跟我学绍剧”、“绍剧剧目访谈”等栏目,为绍剧爱好者搭建了学唱绍剧的平台,满足绍剧戏迷的学唱要求。通过网站、公众微信平台等新媒体,加强绍剧的普及宣传,让绍剧艺术进一步走近寻常百姓。

  五抓保护传承工程。加强绍剧传统剧本的整理。组织专家对绍剧历史和绍剧艺术开展研究,出版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绍剧》、《中华戏剧•绍剧》等专著。办好绍剧传习班,培养新一代绍剧艺术传承人。对绍剧博物馆进行升级改造,持续丰富实物遗存,增设多媒体视听点播系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使绍剧博物馆成为弘扬绍兴戏曲文化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