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舞台线上数字馆 公共文化服务的平湖样本

08.12.2015  18:07

  

  如果把文化比作精神食粮,那么几乎每一位平湖人都可以自豪地说:“文化已经到我的碗里来了。

  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人人有份、全民皆能享受……想要做到这种均等化其实很不容易,但是平湖做到了。这是一个浩大的基础工程,踏实精进的平湖人还不肯满意:怎么体现“现代”二字?已经让全市老百姓读上书、看上报、听上广播,可这是“老三样”。社会在进步,“老三样”解决了精神食粮的温饱,怎么才能让老百姓的精神食粮达到小康水平?

  平湖人总结了自己的经验: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跟上娱乐节拍,接上地气;插上“互联网+”的双翼,连接大数据。而数字化也让平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再次成为同行的新标杆。

   大数据时代

   带来公共文化服务再升级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李国新认为,平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最大特点是较为全面。这种全面体现在,平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触角早早延伸到村这一层,并在村一级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体系。

  在平湖,文化馆、图书馆均为国家一级馆,镇(街道)图书分馆建设达到全覆盖。全部9个镇(街道)中,特级文化站有3个,一级文化站4个。新仓镇获批省内首批文化强镇称号。

  早在10年前,平湖就实现了标准化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室)全覆盖,建成“15分钟文化服务半径”;全市建有镇(街道)图书分馆和文化分馆各9个、村(社区)图书分馆8个、企业图书分馆1个、图书馆外流通服务点50个,并建设开通了数字图书馆、手机图书馆,2013年农家书屋实现了全覆盖;建成农村文化礼堂40家,覆盖率达45%;汽车图书馆奔驰在村道上……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成为接地气、聚人气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新时代正在来临。

   数字文化体验馆“超体验

   以前的科幻片就是这么演的

  公共文化服务能带来什么?很多70后、80后的初体验似乎是在小广场上看戏、看电影,那时获取公共文化服务基本靠走。但是,对于00后、10后来说,公共文化套餐的内容如此多彩,而获取这些乐趣只需要轻松动动手指。

  今年11月,平湖市文化馆数字文化体验馆将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期体验馆实行免费开放。该体验馆位于平湖市文化馆底楼展厅,面积约500平方米,分为6个体验厅和一个中央岛休闲区。记者昨天初步体验了一下这个数字化场馆的神奇。

  在书法数字体验厅,记者在电子屏幕上描红,学习了赵孟頫的书法,系统为记者的练习进行评分。在舞蹈数字体验厅,记者跟着数字设备学习了一套舞蹈,并在身后的舞蹈练习室看到了自己的舞姿。据场馆工作人员介绍,声乐教学体验厅不仅能用电子软件现场教授作曲,还能马上分享给微信好友。此外,互动拍照区、360度全景三维虚拟摄影区、地面互动体验区等体验区能够提供全景、真实的数字自助体验。这些已经近在咫尺的高科技,不就是曾经科幻片里的想象吗?

   数字书吧里闻着咖啡香看书

   图书馆开启数字化2.0版

  曾几何时,电子阅览室被贴上了“时代先进性”的标签,成为网络时代公共文化服务“涉网”的起点。如果说,电子阅览室是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的1.0版本,那么在平湖,以数字书吧为代表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正在尝试2.0版阅读新模式。

  咖啡香夹杂着墨香,舒服的布艺沙发,藤制坐椅,敲击键盘的声音不时传来。人们或舒服地窝在沙发里浏览最近的新书、前沿杂志;或围坐在一起,品茗讨论。这是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所在,自今年10月投入试运行以来,数字书吧口碑迅速在文艺爱好者、白领、大中学生人群中扩散。

  数据显示,目前平湖市图书馆拥有持证读者约6.7万人,其中5.8万名为活跃读者,年人均借阅图书14本。怎么服务好读者?平湖人认为,应该把原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进行升级改造。根据专家意见,平湖市图书馆把原来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分隔成两个部分,一部分保留原有的功能,另一部分改造成数字书吧,使传统阅览和数字阅览相结合,更注重文化休闲、新技术的体验,以满足多层次阅读群体的需求。

  “数字书吧”开启“互联网+”图书馆阅读新模式。咖啡香里,“新知”正以光速走来……

   欢乐平湖 城乡互动

   每个平湖人都能找到一个舞台

  平湖人是坦诚而精进的,也是快乐的,因为他们从来不缺少舞台。迄今,以欢乐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了七年。

  “欢乐村落”送戏下乡、“欢乐城乡”镇街道特色文艺大展演、“欢乐平湖·文化走亲”、“欢乐平湖·百村演”、“欢乐平湖·民星会”、“欢乐平湖·梦圆舞台”、“欢乐平湖·我行我秀”等系列活动把欢乐送到家。从村民到市民,大家随口都能报出一两个节目,保不齐身边老邻居就是舞台上那个能歌善舞的达人。

  说到达人,从2014年开始举办的平湖草根达人秀吸引了一大批“草根达人”登上舞台实现梦想。谢绝专业人士,对群众则“零门槛”准入,不限年龄,不限艺种,有无才艺均可报名,这让许多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市民蔡煜辉的二胡独奏《战马奔腾》获得了平湖首届草根达人秀的总冠军,现在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习二胡,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林埭镇文艺骨干王美英的故事《鹅头女婿》,方言味实足,讲得惟妙惟肖。当湖街道的护士屠明善,自学沙画表演,在总决赛中以“父亲”为主题的沙画表演,让在场的众多观众惊艳……

  今年的“欢乐平湖·我行我秀”草根达人秀上,10岁的张雨冰因为模仿东方卫视《笑傲江湖》栏目的“孙老师”逗乐大伙儿,被推荐参加草根达人秀。如今小姑娘连过两关,顺利晋级总决赛。评委说她“别看人小,但是口才一流,应变也好”。她的妈妈告诉记者,孩子还在学国标舞,不但舞跳得好,书法、电子琴和声乐都能来一点,颇有点技惊四座的味道。没想到小孩子会这么多东西。对此,张雨冰说:“我蛮喜欢演幽默短片,逗乐大家!

  据统计,“欢乐”系列文化活动,有超过2000人登台演出,参与群众近200万人次,被省文化厅评为浙江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一个村级文化专管员的

   乡村文化梦

  邹丽美,女,26岁,两年前平湖提出实现村社区文化专职管理员全覆盖,她通过统一招聘出任新仓镇双红村村级文化专管员。

  村级文化专管员能干啥?邹丽美说她有一个“乡村文化梦”。别说,小姑娘还真在田间地头发现了一片文化沃土,深耕细作之下竟然收货颇丰。双红村原名“油车头”,当地盛产菜子油。平时的走访中,邹丽美特别留意寻找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民歌小调。了解到村里打菜子油的历史悠久且风俗颇多,古法打油时,男人们一边干活一边像喊号子一样唱歌,邹丽美觉得自己挖到了“金矿”。在她的组织协调下,村子请来了省里的舞蹈老师,编排了一支“打菜油”的舞蹈,经过近3个月的排练,这支舞获得了今年8月举行的日本大阪国际艺术节舞蹈大赛金奖,而有些参加者就是村里的舞蹈爱好者。

  现在,双红村已经组建了一支民俗舞蹈队,喜爱吹拉弹唱的老年人都在表演队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此外,村里还组建了篮球队、乒乓球队。在春节、元宵、清明等传统节日,邹丽美都会组织村民参加一些民俗活动,煮腊八粥送给村里的孤寡老人……

  村级文化的复兴为文艺繁荣提供了肥沃的土地、丰富的养分,而村民则通过村级文化公共服务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提高了幸福感。

  有人用“文化阵地管起来了”、“文化遗产保起来了”、“文体团队建起来了”来形容文化员给村里带来的变化。如今,平湖市文化下派员和村文化专职管理员实现了全覆盖。

  平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周到和精彩之处在于,无论你是村民还是市民,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就在你身边,让你静,让你嗨,让你成为一个幸福的平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