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阿里再掀“红包”大战 意在“跑马圈地”移动支付商机

15.02.2015  08:07

春节临近,腾讯、阿里掀起的“红包”大战引发关注。两大互联网巨头“贴身肉搏”的背后,实质是希望培育用户移动支付习惯,为自家旗下第三方支付平台构建更完整的移动支付生态。

2014年春节微信红包诞生。在2015年春节来临之际,微信红包、QQ红包、支付宝红包、微博红包等争相发力,一时间使“红包”大战更加白热化。

2月2日,支付宝钱包率先推出红包功能,红包功能中增加了微信、朋友圈、QQ和QQ空间的分享入口,支付宝红包正式登陆微信。同样在当天,手机QQ也披露了QQ春节红包信息。QQ红包共分两种形式发放,一种是明星红包,一种是企业红包,两种红包的金额加起来超过30亿元。

春节手机发红包作为一个强需求的支付场景,对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企业来说具有重大价值。财付通总经理赖智明表示,春节作为财付通移动支付的一个重要节点,影响力相当于网购双“十一”,财付通与手机QQ、微信联合发力,目的就是通过春节红包的场景形成用户使用QQ钱包和微信支付的习惯。

阿里和腾讯作为两大竞争对手,继2014年被微信红包成功“偷袭”后,支付宝红包今年率先发力,并增加微信、朋友圈、QQ和QQ空间的分享入口,从而向腾讯用户群中渗透。

然而该功能推出几小时后,支付宝钱包的微信入口即遭到微信封杀。面对微信对支付宝红包的封杀,支付宝随后又推出“口令红包”,以破解微信封锁。而除了支付宝红包被封杀外,微信同时还屏蔽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设的店铺使用支付宝收付款服务。

对于封杀支付宝红包一事,腾讯方面回应称,部分用户支付受阻和整治第三方平台有关。

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之所以如此重视春节“红包”大战,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其实意在提升移动支付用户粘性,完善支付场景,为长远分享移动支付商机打好基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手机支付用户规模达到2.17亿,网民手机支付的使用比例由25.1%提升至39%。

另据易观智库统计,2014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77660亿元,继2013年环比增长率达到800%爆发式增长后,再度迎来近500%的环比增长,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在专家看来,国内手机用户经过近两年类余额宝理财、微信红包、移动网购和打车补贴等营销方式的大力推广,已经逐渐养成了移动支付习惯。而对第三方支付企业来说,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尽快完善自身支付生态体系,提供更多移动支付场景。

手机红包游戏走红的背后,真正吸引互联网巨头的是数亿手机支付用户所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比如腾讯方面就表示,高达8亿的QQ用户在社交过程也会伴随支付需求,如网购、吃喝玩乐、日常生活费用支出等。QQ钱包应运而生,就是要从用户最活跃的场景出发为用户提供移动支付服务。

而从此次手机QQ春节发放红包的形式上,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腾讯集团副总裁殷宇表示,此次手机QQ联合明星和企业一起给全国人民发红包,是想在未来能够跟更多生活相关的商家产生合作。移动支付只是基础的能力,更多商业生态模式的建立才是关键。

支付大战不断升级,需要提醒的是,互联网的优势本来是提升客户体验,但有时互联网企业的盲目竞争却带来反作用。“互联网企业在竞争时,应该出于提升客户体验、提高支付效率、扩展应用场景等方面考虑,审慎地选择自己的竞争行为,而监管部门站在保护消费者权利的角度应该有所作为。”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说。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整理:张恩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