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⑪: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杭州范例”

30.08.2018  00:45

杭州,一座非常“念旧”的城市。

千年古城的历史积淀和杭州的人情味,给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留下了无数彰显不同时代特色和地域文化的历史建筑,它们是城市的“”与“”,是杭州的“DNA”和“独特韵味”。

为保护这些彰显城市个性、延续城市文脉的不可再生宝贵资源, 2005年,杭州住保房管部门启动实施了历史建筑保护工程,通过组建机构、制定政策、规范管理等途径,创新形成了以文脉保护、民生改善与城市有机更新融合发展为特色的历史建筑保护和利用的“杭州模式”,使杭州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连续三次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良好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的城市,真正实现了“让悠久文明的精髓融入现代生活”。


保护后的南宋御街


建立健全机构 完善法规体系

杭州历史建筑数量多、分布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1982年,国家公布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杭州位列其中。

伴随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给那些值得保留的历史街区遗迹、历史建筑带来了极大考验。如何在城市更新中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源、实现历史与现实的交融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2004年11月,杭州市政府以第215号令正式公布《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办法》,接着又配套出台了《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办法实施细则》,标志着杭州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由此拉开序幕。

2005年,成立了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领导小组,确定由市住保房管局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等管理工作,确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化保护资金筹措原则。2006年,又设立了市级历史建筑保护专项资金。这样有效解决了“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章办事”等体制机制问题。


保护后的学士路3号别墅建筑


2006年以来,相继出台了《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定》、《关于加强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和危旧房改善工作的若干意见》等系列配套管理规定,并于2013年颁布实施了《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逐步建立、完善了涵盖认定、规划、修缮、利用、搬迁安置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体系。杭州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实现有序推进。


围绕“找出来、保下来、用起来

近年来,杭州房管部门围绕“找出来、保下来、用起来”开展了大量工作。通过多轮普查、市民推荐等方式,城市建筑遗产保护对象从最初的少量文保建筑迅速扩展到城区大量历史建筑;从最初的“50年以上建筑纳入保护”,拓展到对各个时期具有一定价值建筑的“应保尽保”;建筑保护类型从住宅、办公、商业、宗教拓展到文体、工业、医疗、古井、古桥等实现保护全覆盖;保护地域范围也从6个主城区拓展到萧山、余杭、富阳。

率先建立“四制一库、应保尽保、有序递补”的保护机制,形成多层次、完整的建筑遗产保护体系。通过多年实践,创新建立了多方普查机制、房屋拆除前现场排查机制、市民和志愿者推荐救护机制、多部门筛选论证协作机制,以及“排查推荐、预备名录、类别评估、专家评审、政府公布”五步走的名录筛选程序。对文物以外的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纳入预备名录库,实行“先行保护,再行论证”,并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立项中予以提前考虑,改变了“先规划、后保护”的被动局面,最大限度地救护了历史建筑,打破了原先以文物保护为主的单级保护模式,填补并扩充了建筑遗产保护的内涵和外延,构建了由“文保建筑-历史建筑-历史街区-预备名录”多层次、完整的建筑遗产保护体系。


保护后的罗家老宅


特色创立“分类保护,综合改善”模式,实现历史风貌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双赢。在“修旧如旧、原汁原味”保护原则的指导下,创新“评估定级、分类修缮、一幢一策、综合整治”的保护方式,通过对历史建筑进行综合价值定性和数据模型定量分析,科学设定建筑等级,并据此分级确定修缮使用标准,做到一幢一策、因房而异。同时,将历史建筑的保护与西湖、运河、南宋皇城大遗址保护、危旧房改善等市级重点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实施综合保护、有机更新:在对建筑进行修缮、恢复其历史风貌的同时,还合理增配厨卫、排污、消防等配套设施,更新老化的水电管线,拆除违章搭建,改善建筑周边的绿化环境,并创造性地将现代环保技术运用于老房子中,提升了房屋的安全性、功能性和舒适性,实现了老建筑、原风貌、新价值,在历史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和民生改善之间找到一个最大“公约数”。

首创“鼓励外迁,允许自保”政策,构建历史建筑保护长效激励机制。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并施行了“鼓励外迁、允许自保”政策,允许住户自行选择不同安置方式,对选择货币安置和外迁安置的给予一定奖励,对选择原地回迁的实行同一搬迁范围内等面积安置,允许产权人按规划自行保护修缮,保障了产权人合理的选择权,成功走出了一条多元主体共建共赢的保护之路。率先实施历史建筑保护修缮补助政策,通过设立市级历史保护专项资金,对符合保护要求的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2006年以来共对 处街区、处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拨付专项资金补助4.7亿元。率先提出定期检查和评估办法,对于日常管理过程中风貌保护较好、安全责任落实到位、积极合理利用的业主给予适当奖励,进一步提高业主保护积极性,构建历史建筑长效保护激励机制。

成功实践全社会参与的保护方式,促进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按照“一处一告知”的原则,因房而异制定以历史建筑保护使用要求、业主保护管理权力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告知书,逐处落实保护管理责任;实施部门联动,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解决保护工作的疑难问题;借助街道、社区力量搭建协商平台,解决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落实业主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在全国范围内率先组建了一支由广大市民组成的保护志愿者队伍,开展历史建筑文史挖掘、信息搜集、日常巡查、保护监督和宣传培训等工作;广泛发动、鼓励和吸引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民间组织和有志之士等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资助、技术服务等方式参与保护工作。通过这些措施,引导了社会力量参与保护,为实现历史建筑保护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保护后的湖边邨


创新引入科技管理手段,践行行业领先。引入“物联网”技术,提升历史建筑消防预警管理水平;创建SOAR信息平台,对历史建筑进行全寿命、全覆盖管理;探索解决外墙表层修复、墙体防潮、环保节能、结构加固等技术难题,实现传统修复工艺和新技术运用的最佳结合;构建历史建筑综合价值评估体系,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的空白。

通过及时抢救、科学修缮,成功抢救并保护了6批364处,总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的历史建筑保护“”,成功修复了北山街、中山路、小河直街等多条沿山、沿河、沿街分布的传统风貌集中“线”,完整保护了梅家坞、留下老街、拱宸桥西等26处,占地面积416.82公顷,风格迥异、用途多元的成片历史建筑,形成了串点成线、由线及面的良好保护成效。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通过历史建筑保护,杭州保留了以南宋御街•二十三坊为代表的南宋文化,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和文化软实力。南宋御街自五代、南宋以来就是杭州城市的主干道,是杭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沿街两侧保留下了很多近代商业建筑及仿西方古典式建筑,集中反映了杭州民俗、民风、建筑特色。2008年元旦开始,杭州住保房管部门用两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了中山路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工程,将南宋御街建成为“宜居、宜商、宜游”的品质生活第一街,于2009年9月30日重新开街,重新向世人展现了其800多年的历史变迁。让“流水绕古街,小桥连老铺,清池围旧宅”的文字变成了实景,延续了“老杭州”最根本、最典型的历史文化脉络,为广大市民留住了“城市记忆”,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和文化软实力。

通过保护,杭州保留了以小河直街、桥西街区、大兜路等特色街巷为代表的运河文化,共对280余处历史建筑、15处历史街区以及老城区近180万平方米传统风貌建筑实施修缮,成功抢救保护的364处有32处上升文保建筑。同时,大幅度提高居住在历史建筑中的市民居住品质,走出了一条文脉保护、民生改善与城市更新发展协调并进的杭州路子。

以小河直街为例,杭州住保房管部门本着“重点保护、合理保留、局部改造、普遍改善”的方针,根据小河直街各座建筑历史文化价值的不同,采取多种保护模式区别对待,质量较好的历史建筑得到了保护修缮,质量较差的房屋得到了原址修复,提高了防洪涝灾害的能力;各类基础设施、生活配套设施得到了完善,通过安装防火设施、使用防火涂料等方法保障了木结构建筑的安全,并增加了居民住房面积,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据市统计局城市调查队调查显示,小河直街历史街区保护项目的居民认可率高达99.9%。


保护后的小河直街


通过保护,杭州保留了以南山路、北山路为代表的民国商业风情文化,激活了具有杭州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一条北山路就是半部杭州民国史,北山路的历史遗迹、文物古迹、历史建筑资源极其丰富,蒋经国旧居、新新饭店、西博会工业馆、抱青别墅、玛瑙寺等各类保护建筑,错落分布在西湖诸山之侧,呈现出“”、“”、“”的特点。随着北山路保护整治工程的实施, 杭州把西湖文化作为协调不同历史时期建筑间相互关系的最终美学标准,实现区域内历史遗迹的和谐共生与传统风貌的回归。对于香格里拉饭店、杭饭小礼堂等明显与相应历史地段风格相矛盾的现代建筑,采取了必要的整改措施, 坚持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性,环境风貌的完整性和生活形态的延续性。整治后的北山路,山水胜景遍布、名人名园荟萃、传统与近现代建筑相映生辉,重新焕发了民国味儿的历史光彩。

在市区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杭州小河直街被联合国授予“人居环境良好范例奖”,小河直街、中山南路以及与历史建筑保护结合的危旧房改善工程先后三次获得住房城乡建设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小河直街获联合国 “人居环境良好范例奖


有序推进19项试点举措,实现历史建筑保护跨越发展

历史总是在不断前进,城市亦在日新月异发展,同样的,历史建筑保护也是一个动态推进的过程。2017年12月,杭州被国家住建部列入了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10个试点城市。

对此,市住保房管部门开拓创新,勇于担当,按照“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的城市定位及时出台了《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方案》,明确2018年将重点从历史建筑普查公布、夯实技术支撑、创新利用路径、拓宽资金渠道、优化审批流程、加强统筹协调六大方面共19项举措来推进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

随着19项试点举措的有序推进,杭州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从2005年保护利用工作启动时的6区,发展到了10区、3县(市),形成“都市-城镇-农村”全覆盖的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管理体系,健全“五位一体”的工作联动机制,完善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技术标准,探索构建共建共享、良性循环的资金筹措模式,培育推出一批类型多样、影响广泛的活化利用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走在全国前列的“美丽中国”杭州范例。近日,杭州重点培育并推出了28处覆盖“都市—城镇—乡村”三大范畴的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示范项目,推动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又向前迈进了坚实的一步。同时,将重点发掘、延续以南宋文化、西湖文化、运河文化和民国商业文化为代表的四大历史文化脉络,并通过开辟文化展览、创意空间、休闲空间、特色餐饮和酒店民宿等多种利用方式,助推历史建筑的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中山南路综合保护工程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杭州历史建筑保护实现跨越发展

历史总是在不断前进,城市亦在日新月异发展,同样的,历史建筑保护也是一个动态推进的过程。

2017年12月,杭州被国家住建部列入了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10个试点城市。

借此契机,市住保房管部门开拓创新,勇于担当,按照“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的城市定位及时出台了《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方案》,明确2018年将重点从历史建筑普查公布、夯实技术支撑、创新利用路径、拓宽资金渠道、优化审批流程、加强统筹协调六大方面共19项举措来推进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

强优势、补短板。这段时间以来,杭州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从2005年保护利用工作启动时的6区,发展到了10区、3县(市),形成“都市-城镇-农村”全覆盖的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管理体系,健全“五位一体”的工作联动机制,完善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技术标准,探索构建共建共享、良性循环的资金筹措模式,培育推出一批类型多样、影响广泛的活化利用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走在全国前列的“美丽中国”杭州范例。

多管齐下、全面推进。都市层面,将主城区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推精品、抓质量、强监管”上,通过认真梳理特色亮点和经验做法,进一步以城带镇推村,全面助推保护利用试点工作市域“全覆盖”;城镇层面,充分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制定政策加强村镇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乡村层面,加快农村历史建筑的普查、公布,同时对近年来农村历史建筑综保工程取得的成果进行系统提炼和展示。

杭州,正在历史建筑保护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