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签约“家庭医生”居民门诊起付标准降300元

05.11.2014  10:54

  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昨天“满月”——一个月内,杭州城区近12万居民与社区全科医生签约,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对于需要经常复查或上医院的人来说,这一措施给他们带来了不少便利,去大医院看病也多了一种便捷的挂号方式。此外记者了解到,签约后,参加了市医保的市民,其门诊起付标准也发生了变化:整整下降了300元。

  杭州户籍参保居民可签约

  对患有慢性病的人来说,和社区医生签约带来的便利显而易见,家住彭埠社区的张大伯对此就深有感触。

  张大伯患有高血压15年、腰椎骨质增生十多年,同时有高血脂,体重超标,另外头痛、腰痛等小病不断,这些年一直在各大医院间奔波,到社区医院也是家常便饭。对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张大伯很开心:“之前去看病,每次医师都不固定,总是要翻病史、检查单,要不断跟他们说自己的情况,现在我有了自己的签约医师,他对我的情况就了解多了,还可以直接打电话询问,而且能看病预约、享受转诊服务,真好!”

  杭州市自10月4日正式实施医养护签约服务以来,主城区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积极参与,截至11月2日,已有119900名居民与社区医生签约。

  目前,只有具有杭州市户籍的参保居民,才可以成为签约服务对象。此外,参加少儿医保和大学生医保的人员,暂无签约服务。

  除了看病方便了,不少老百姓也会关心,签约后看病的费用会发生什么变化。记者为您打听到,确实有变化!

  家住上城区小营社区的小王是某IT公司的员工,在签约服务前,他去医院看病的门诊起付标准为1000元。而签约后,他去签约医疗机构就诊或经签约医生转诊,门诊起付标准就变成了700元。

  此外,参与了职工医保的企业退休员工、机关事业退休人员,以及城乡居民医保(一档、二档)的杭州市民,各自的门诊起付标准都降了300元。

  1000

  300

  700

  300

  按就诊医疗机构比例

  按就诊医疗机构比例

  按就诊医疗机构比例

  按就诊医疗机构比例

  签约医疗

  机构就诊

  或经签约

  医生转诊

  未经签约

  医生转诊

  签约医疗

  机构就诊

  或经签约

  医生转诊

  未经签约

  医生转诊

  按就诊医疗机构比例

  按就诊医疗机构比例

  按就诊医疗机构比例

  0

  0

  0

  0

  按建床机构的住院结算标准

  按建床机构的住院结算标准

  按建床机构的住院结算标准

  按建床机构的住院结算标准

  签约服务前

  签约服务后

  门诊起付标准

  职工医保(在职)

  职工医保(企业退休)

  职工医保(机关事业退休)

  城乡居民医保(一档、二档)

  少儿医保

  大学生医保

  医保险种

  门诊

  起付标准

  起付后基金承担比例

  700

  0

  400

  0

  1000

  300

  700

  0

  起付

  标准

  家庭病床

  起付后基金承担比例

  起付后基金承担比例

  按就诊医疗

  机构比列

  按签约医疗

  机构比例

  暂无签约服务

  暂无签约服务

  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医保政策的变化

  ●关键词

  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

  是指以社区为范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平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纵向协作服务体系为支撑,通过居民与具备临床诊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经历的优秀全科医生签约的形式,因地制宜地为居民提供连续、综合、有效、个性化的健康服务。签约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健康管理服务、社区医疗和双向转诊服务、家庭病床服务和远程健康监测管理服务、健康评估服务四个方面。

  签约时,居民于所在社区的医保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选择全科医生,双方签订服务协议,约定服务内容、方式、期限、权利义务、信息保密等款项。签约周期原则上不少于一年,期满后可续约或另选全科医生。每位居民同期只能选择1名全科医生,每名全科医生在服务能力范围内可签约一定数量的居民。(记者 毛晨怡 通讯员 詹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