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新童谣大赛获奖榜单最新出炉

12.08.2015  15:43
  不够童真童趣?NO!不够朗朗上口?NO!过于高大上?NO!主题缺乏新意?NO!
  第五届新童谣大赛的终评现场,可以说是史上最残酷也最严苛的一届,由于今年的作品普遍质量高,这无疑加大了评委的打分难度。100首入围作品经过评委们的逐一甄别和打分,最终的名次甚至要看分数的小数点后3位,可见竞争之激烈。水平相似,主题相同,分数相近,有时为了决定一首童谣到底入围哪个奖项,评委们各执己见,“火药味”愈发浓重,但这背后,正是所有评委对每一首作品的认真和负责。
  “我们靓·杭州靓”杭州市第五届新童谣大赛,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文广新局、杭报集团、市文联联合主办,由杭州日报、市作家协会、市音乐家协会承办。经过一个多月的征稿和初选,600余首童谣作品从各区、县(市)脱颖而出进入复评。网络投票阶段共有超过22万人次参与,总票数超过219万。在复评阶段,专家打分结合网络投票分数,最后按总分排名选出成人组、未成年人组各前50首作品进入终评。在最后的终评阶段,评选出三个组别获奖作品——成人组30首:一等奖5首,二等奖10首,三等奖15首;未成年人组30首:一等奖5首,二等奖10首,三等奖15首;以及特邀创作组的优秀作品10首。
  本届童谣大赛,最大的特点是整体质量高于往届,而这也让评委们很是欣喜。“这表明各界对这项工作愈来愈重视,参与度高。以童谣形式来讲述文明故事,篇幅短小,便捷,易操作,大众乐于接受,可喜可贺。”担任过多届新童谣大赛评委的市作协副主席孙建江说,而今年也首次将大赛分为未成年人、成年人和邀请创作三个组别,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认可。
  除此以外,有特色有亮点的作品也比往届更多了,“把概念的东西通过细节体现出来了,很是巧妙。”市作协主席嵇亦工说。例如《我爸是河长》,就是从一个很小的切口,创作了关于五水共治的童谣,没有刻意拔高主题,但是贴近孩子的生活,富有时代气息,得到了评委们的赞赏。还有不少作品也在文中通过一句话或一个细节巧妙地展示了杭州特色,成为点睛之笔。(本站编辑 张洁君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