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到,竹竿摇!临安两昌山核桃昨天开竿采摘

09.09.2018  16:14

今年临安山核桃预计能够增产15%左右如果天气给力,最早9月12日上市

夜里起,淅淅沥沥的雨一直下到早上尚未停歇。

9月8日,白露,杭城降温,这个气温适宜的早上,却不能让杭州临安夏林村的人们安眠,他们早早起来。白露这一天,一如既往,成了一年中整个村子苏醒最早的日子。

凌晨三四点,天刚蒙蒙亮,一辆辆三轮摩托车发动,不是驶向村外,而是载着长长短短的竹竿,载着特别缝制的蛇皮袋、布袋和竹篮,载着因为这个山哈(临安称山核桃为“山哈”)成熟的时节聚到一起的家人,朝着山间地头出发。

不大一会儿,村子重新陷入沉寂,只有雨声依旧。随着人流散入林间,靠近山核桃林,一阵阵“噼、砰、噗、啪”声,在竹竿挥动下响起,就像一支交响曲,细细密密地,和雨声,一起萦绕着这个清凉峰脚下的村庄。

裹着青壳的果子们在乐章里跳跃,划出一道道弧度,然后一起依偎在草丛间。第一批落地的果子,还没等到雨停,就被主人装进了容器。树上挥竿的男人们敲得认真,树下,女人们捡得欢快。

这一天,不只是夏林村这般,整个临安两昌地区都是如此,这是正式开竿打山核桃的第一天,这颗为两昌地区山核桃农带来财富的金果熟了!

开竿日

山核桃是美味更是乡愁

溪边的油坊,去壳蒸熟后被稻草夹裹的山核桃仁,挤压出一滴滴晶莹的液体,滴落到烤得微热的玉米饼里,一口下去,是忘不了的美味,这是属于山核桃成熟季节特有的馈赠。

老六说,这是记忆里他吃过最好吃的东西。这几天他的心情有那么一点点激动,因为山核桃再一次成熟了。

老六本名陈林会,因为在家里排行第六,所以大家都叫他老六,他们家的山核桃基地有一百多亩。昨天,老六如往年一样,在白露开竿这天带着妻儿上山打山核桃。

从十几岁开始,他就跟着父辈上山打山核桃,现在他已经有了一个两岁的孙女,成了村里的“六叔”。他的兄弟们,也早早地不再依附土地生活,可是这天,大家不约而同,几家人在山核桃林遇见了。

穿好雨披,戴上斗笠,趁雨稍微小一些,老六几个嗖嗖爬上了树,小一辈们在树底下捡果子。父辈们打得起劲,小一辈不一会开始揉揉腰,然后继续寻找这些散落林间的果实。捡的效率远比不上果实落地的速度,老六哥几个加入了捡山核桃的队伍。一行人,地毯式沿着地势由低向高搜索,有人用皮鞋踢一踢草丛、树叶,争取一颗都不落下,统统带回家。上午十点半,雨停,这片山核桃的采收也接近了尾声。

几十年来,老六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山核桃农,还是山核桃商。

刚回到山脚,手机才有信号,他就接到了预订电话。他对着电话喊:“不急不急,今天才开始打嘛,还要等几天的。

老六家的水煮山核桃,有着独特的味道。而自从推出水煮山核桃后,老六的生意更好了,如今已有了一批固定的食客。每年山核桃成熟的时节一到,这样的电话很多。

今年,他们家决定不再请工人打山核桃,“划不来,就自己打打,能打多少算多少,剩下的给别人收了算了。

但加工核桃还是得请工人,今天刚刚来到老六家的,是安徽歙县的张大叔和潘大姐,接下来主要负责晾晒山核桃。

老六说,等着天放晴,就可以开始收购水子(去壳的山核桃)晾晒,等到村民们的山核桃归仓,就开始请本地工人加工。

  • 1
  • 2
  • 3
  • 下一页
  • 全文阅读
  •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黄伟芬 文/摄        编辑:郑海云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