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江南清丽地 再续山水新诗章 ——“两山”论诞生地湖州的绿色发展实践

10.04.2019  22:20

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位于浙江北部、太湖南岸的湖州,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其清丽秀雅的自然禀赋一直为人所称道。但是,面对现代化和工业化的浪潮,湖州在发展矿业、纺织、建材、印染、蓄电池等多种产业的同时,也遭遇了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

如今,世人对湖州的关注,是因为其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开创性实践。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湖州安吉县余村考察,得知余村关停矿山、靠发展生态旅游让村民借景致富的情况后,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湖州因此被称为“两山”理念的诞生地。

湖州市安吉县田园风光。胡忠於 摄

此后,湖州义无反顾地走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绿色由此成为这座江南古城发展的主色调。10多年来,湖州牢固树立、率先践行“两山”理念,让这方清丽之地山川更绿、湖水更清。

治矿:山川披绿着新装

妙西镇位于湖州市吴兴区西部山区,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唐代诗人张志和描绘的一番美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正在这里呈现。如今的妙西镇,西塞山度假景区、原乡小镇等相继开业,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让镇集体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但谁又能想到,由于盛产青冈石料,以前的妙西曾经陆续开办了22座石矿,造成粉尘污染、山体大量裸露等生态环境问题。“全镇遍布石矿山,生态破坏严重,有句话叫‘上海一幢楼,妙西一座山’。”妙西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该镇开始关停矿山,转型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妙西的改变,正是湖州的缩影。湖州曾是长三角最重要的建筑石材基地之一,外部资源需求十分旺盛,使得矿石价格长期高位运行。在矿山开采之初,由于认识上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的偏差,一时间湖州大地尘土漫天、河道淤积、青山破损……

痛定思痛,湖州市以铁腕手段开展矿山整治。一方面,围绕“减点、控量、集聚、生态”的目标,严格控制矿产资源开发强度,矿山企业由最高峰时的612家削减到43家,开采总量从原先的1.62亿吨压缩到4600多万吨。另一方面,出台了《关于创建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提出以“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企业社区和谐化”六项标准,从矿山开采到矿山闭坑结束全过程打造绿色矿山,探索“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随后,该市相继出台《湖州市鼓励绿色矿山创建实施办法》《湖州市市级绿色矿山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全面系统规定了绿色矿山建设的指导思想、创建标准、优惠条件、后续监管、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并加大考核检查力度,全面布局和系统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目前湖州绿色矿山建成率已达96%,其中国家级、省级绿色矿山占全市矿山总数的57%。”湖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龚西征告诉记者。

产矿区实现绿色生产,废弃矿山如何恢复容颜?湖州开启了一场“绿色疗法”——对废弃矿山进行环境修复和生态涵养。在湖州市长兴经济开发区的狮子山废弃矿区生态治理项目现场,成片的绿植已经显现。据介绍,作为湖州矿山复绿专项行动63个重点治理工程之一,该工程自去年6月实施以来,共投入900多万元,采用边坡削坡清坡、边坡挂网喷播、种植绿化、回填压脚等综合治理措施,治理面积达12.44万平方米,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湖州,一座座废弃矿山、一个个废弃矿区经过治理,正释放着新的生态与经济效益,有的成为国家高新区核心承载地,有的成为公园或植物园,还有的建成了现代化新村。“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有效治理,湖州共完成废弃矿山治理336个,累计治理复绿1.9万余亩,复垦耕地2.8万亩,开发可建设利用土地3.5万余亩。”龚西征说。

治水:一江清水入太湖

位于湖州市南浔区的姚塘漾,原本杂草丛生的荒岛水塘变成了林水相依的秀美画卷,新建的慢步道、亲水码头以及水文化长廊等成为休闲的好去处。“每天吃过晚饭到绿道走一走,别提多神清气爽。”说起环境之变,附近居民最有体会。

清浅池塘,鱼戏莲叶。如今,这样小清新的景致在南浔串点成链,点缀着这个江南水乡。截至目前,南浔在治水方面完成投资29亿元,淘汰“低散乱”企业2057家,实施河湖清淤220万立方米,河道综合整治45.16公里,全区所有出境断面稳定保持在Ⅲ类水以上。

吴满棠是湖州市长兴县龙山街道渚山村党支部书记,同时也是村中6条河道的河长。有事没事就去河边转转,已经成了他的习惯。当然,每周必须巡河一次,也是村级河长的职责所在。在巡查中如果遇到生活污水违规排放等问题,吴满棠会及时以“文字﹢图片”的形式上传至河长APP平台,由管理员根据问题分类及时发送至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

在湖州,像吴满棠这样的河长、湖长共有数千人,他们都是包干河道、湖泊治理的第一责任人。记者从湖州市治水办(河长办)了解到,该市共有32名市级河长、19名市级湖长;185名县区河长、71名县区湖(库)长;2045名乡镇级河长、263名乡镇级湖(库)长;2910名村级河长、419名村级湖(库)长,形成了覆盖全境的河湖责任网。

河湖治理非一日之功。湖州市“河长制”重在建立水清岸绿的长效机制,变集中式治理为常态化治理,实现“河长治”。该市专门制定《湖州市河长制长效机制考评细则》,明确4大类15项具体考核内容,将考核结果纳入县区领导班子实绩考核。与此同时,“手机治水”、无人机巡查、在线遥感监测等科技手段广泛应用,使治理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有关数据表明,目前湖州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入太湖水质连续11年稳定保持在Ⅲ类水以上,确保了一江清水入太湖,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位列优秀等次。湖州治水工作连续4年获得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最高奖项——“大禹鼎”。

几年治水,雕琢了湖州的美丽容颜。一批古石桥、古石板路、古码头等遗迹修复了,一批亲水平台、游步道、生态河道等景观新建了,以太湖龙之梦乐园为代表的一大批高质量项目在湖州应运而生,成为绿色发展新的增长点。

治土:空间重构新格局

湖州市吴兴区南郊的东林镇,是以传统种植养殖为主的典型农业大镇。该镇23个行政村分布在8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村落星星点点,耕地碎片分布,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温室龟鳖养殖产业的大规模兴起,导致空间资源被无序分割,土地利用效益愈显低下。

随着龟鳖整治后转型发展加快,城镇用地需求不断加大,群众改善居住环境的诉求日益强烈。然而,土地空间格局严重制约了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只能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路子,通过土地整治推动空间重构、乡村振兴,让生态得到修复。”东林镇党委副书记肖俊表示。

据介绍,该镇计划利用三四年时间,分批对23个村进行土地全域综合整治,首批在7个村启动试点。肖俊告诉记者,通过镇域整治可复垦新增耕地2500亩以上,新开发6000亩土地,形成至少7个特色千亩产业园区,建成18个农房集聚点,村集体平均收入预计达100万元以上,各类污水“”直排,从而建成“农田集中连片、农业规模经营、村庄集聚美丽、环境宜居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秀美新东林。

去年,湖州共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15个,今年准备再启动10个项目。”湖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徐永平告诉记者,通过工程实施,湖州各地将形成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空间形态集约高效的美丽国土新格局。

与此同时,湖州市还启动了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工程,力争用4年时间完成5个县(区)的耕地、10个农业“两区”(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土地质量调查工作,建立88.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土地质量档案。

通过耕地质量调查,可以查明土壤污染、优质土地的分布情况,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对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与合理利用、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具有积极意义。”湖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到2020年,该市将完成全市耕地1∶5万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建成较为完善的永久基本农田土地质量(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和土地质量地质信息管理系统,为土地资源的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按照“遏制、稳定、改善”的要求,湖州市切实加强土壤污染排查监测和风险管控,在全省率先制定实施农业“两区”土壤污染防治3年行动计划,开展农业“两区”“菜蓝子”基地等重点区域土壤调查与监测,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试点。“通过分类实施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用途管控和治理修复,去年底全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2%以上。”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