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穿裤子的小熊维尼居然是个妹子

29.11.2015  09:02

跳跳虎,我是妹子也,你这样的动作是不是不太合适啊

 

天寒料峭,先干一碗“鸡汤”:

有些人付出太多关心了,我想那就是爱情。

爱情就是往后退几步,也许要多退几步,好给你所爱之人的快乐让路。

如果你能活到100岁,我希望我可以活100岁减去一天,这样我的生命里就始终有你相伴了。

如果有一天我们不能待在一起了,就把我放在你心里,我会永远待在那里的。

……

怎么样,是不是比《我的少女时代》里的台词还要甜还要暖?以上这些情话,都出自马上要满90岁的小熊维尼之口。这只小熊1925年第一次出现在《伦敦晚报》,到1966年的第一部迪士尼影片,再到正在筹备的真人电影,它善良憨厚、不穿裤子、爱吃蜂蜜,陪伴了无数小朋友的童年。可是它究竟是男还是女?它身上还藏着哪些秘密?“法制时空之小熊维尼的秘密”正在播出,惊天秘密将陆续揭开。

小熊维尼的性别之谜

小熊维尼(Winnie the Pooh),又称维尼熊、噗噗熊,每天早上的第一句话是:今天的早餐是什么。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立刻想到了美国迪士尼动画片里穿着红色帽衫的黄色小熊。

之前,小熊维尼一直性别不明,但上个月底加拿大刚出版的一本书——《寻找维尼:世界上最著名的熊的真实故事》( Finding Winnie: The True Story of the World’s Most Famous Bear ,以下简称《寻找维尼》)宣称,小熊维尼不是“”,而是“”,是一只来自加拿大的母熊。该书的作者林赛·马蒂克在书中这样写道:“Winnie The Pooh Is Actually A Girl(小熊维尼是个妹子)!”维尼的名字来自一只寄养在伦敦动物园的小熊,而林赛是当年买下小熊并寄养在伦敦动物园的哈里·寇波恩上尉的曾孙女,所以她信誓旦旦地说,维尼是一只加拿大母熊。

这本书一出,不少网友哭着喊着表示“毁童年”。有网站立刻做了一个调查,请大家投票选择心目中的小熊维尼是男孩还是女孩。结果,89%的网友坚定地认为,小熊维尼必须是个男孩。更有资深维尼粉跳出来反驳该书作者:“也许那只真实的熊是母的,但是小熊维尼在整个系列的书籍中都被称作‘他’, 动画片中的配音是英国口音的男声,连主题曲里唱的都是‘He’s……’

而在此之前,小熊维尼曾因为“性别不明”被波兰的一个小镇图申“封杀”。去年的一次镇议会会议上,几位议员对小熊维尼的道具服装和这只不穿裤子、没有外阴的熊是否合适成为当地一座儿童游乐场的吉祥物进行了激烈讨论。

小熊维尼的籍贯之谜

除了性别,小熊维尼的籍贯也是个谜。虽然美国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捧红”了维尼,但是英国人表示不服,因为“小熊维尼之父”明明是英国作家A·A·米尔恩。据说,他的儿子克里斯托弗·罗宾,在一岁生日时收到了一只玩具熊,叫爱德华。但是罗宾非常喜欢伦敦动物园里一只叫维尼的熊,于是给自己的玩具熊改名叫维尼。有时候,罗宾还会抱着玩具熊维尼和它聊天,原本打算写侦探小说的米尔恩由此得到灵感,以儿子和小熊维尼为主角,创作了一系列儿童故事。1925年12月24日,小熊维尼的故事登上了《伦敦晚报》。第二天,BBC(英国广播公司)也播出了这个故事,大受欢迎。1926年10月14日,小说《小熊维尼》第一次出版,销量以百万计,被翻译成了22种语言。

这是我们所熟悉的小熊维尼的来历,但是林赛·马蒂克的《寻找维尼》提供了更多信息。这个版本的故事要从1914年说起。当时正是“一战”期间,一个叫哈里·寇波恩的加拿大上尉在安大略湖边散步时,花20元加币从猎人手里买下了一只小熊,而这只小熊的妈妈刚刚被猎人打死。上尉用自己家乡的名字温尼伯(Winnipeg)给小熊取名为维尼(Winnie),还把它带到了部队。士兵们都很喜欢维尼,经常会和它玩,甚至把它视作吉祥物。哈里上尉的部队先辗转到了伦敦,随后又要出征去法国。出于安全考虑,他们把维尼寄养在了伦敦动物园。一直和人类一起生活的维尼脾气很好,所以在伦敦动物园很有名。之前提到的作家米尔恩也经常带着儿子罗宾去看维尼,罗宾甚至还会进笼子去给维尼喂牛奶。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罗宾和维尼之间的情谊自不用说,也为米尔恩提供了不少创作素材。从这个角度来说,“小熊维尼”的籍贯可是加拿大曼尼托巴省首府温尼伯。

小熊维尼的版本之谜

咚布隆布,布布隆布,哒啷梆吧。”虽然美国人买下版权,把小熊维尼打造成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卡通形象之一,创造了超过59亿美元的财富,但是苏联人没有让他们专美于前。1969年,苏联的索尤斯特姆联盟动画电影制片厂也出品了《小熊维尼》动画片。尽管是山寨版,但作者可是鼎鼎大名的动画电影大师费多尔·希特鲁克,他也因此被称为“熊孩子之父”。

从外形上看,美国版的“小熊维尼”和苏联版的“维尼噗”都很萌,但是并没有太多相似之处。美国版的是一只黄色小熊,身形矫健,蜂蜜控,属于呆到深处自然萌。而苏联版的是一只“土、肥、圆”的深棕色浣熊,样子又有点像皮卡丘,走路基本靠颠,唱歌就用RAP,天生自带喜感。从性格上看,美国版小熊维尼善良憨厚,嘴比蜂蜜还甜,如果你问它爱这个字怎么写,它会告诉你:“你不用写,只要用心去感受。”和它相比,苏联版的“维尼噗”更像是在莫斯科天桥下说相声的,嘴碎心黑脸皮厚,说话逻辑神展开,简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熊孩子。不过,这样叨叨叨的形象设定反倒被认为更接近原著故事。两个版本最大的不同是苏联版去掉了克里斯托弗·罗宾小朋友,好在两只维尼熊都拥有一群小伙伴,比如“猪一样的队友”,只不过一只穿粉色,一只穿蓝色。

1975年,费多尔·希特鲁克终于有机会去美国洛杉矶访问,第一次看到了美国版小熊维尼的全片。老头子一边表示真好看真好看,一边又傲娇地强调了一下:“我可没有给自己丢脸。

来源:        作者:文 韦嘉蓉        编辑:程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