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短袖的秋天 好多稀奇事

27.10.2015  08:37

    属于春天的海棠、夏天的八仙居然开花了

    红痱、日光性皮炎等夏日常见病这些天又冒出来

    10月的尾巴,气温却冲到了近30℃。这两天,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陶承军诊治了好几位病人,居然都是夏天的热门毛病,比如红痱、日光性皮炎、虫蚊性皮炎。西湖边原本春天开的海棠、夏季开的八仙居然也悄悄开花了。

    秋天脱衣不及时

    居然捂出痱子

    陶医生印象最深的是一位2岁宝宝,身上红红一大片,妈妈以为是过敏,可陶医生一检查,结果是痱子。陶医生告诉记者,痱子一般都是捂出来的,穿得多了没有及时脱衣服,天气一热汗液挥发不畅,只要1天,痱子就出来了。

    昨天,陶医生还接诊了一位病人,周末去青山湖度假,以为到了秋天不需要防晒了,结果脸上被太阳晒得通红肿胀,一检查,得了日光性皮炎。

    气温上上下下

    海棠、八仙糊涂开花

    昨天,凤凰山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发现了一株盛开的垂丝海棠,就在玉皇山脚下、凤凰山管理处办公室的后面。

    万松书院内,有一些八仙花一直从夏天开到了现在。“八仙花花期一般到8月份结束,今年我们新种的这个品种‘无尽夏’虽说花期比较长,但开到现在这样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

    凤凰山管理处园林科的工作人员告诉钱报记者:“花儿们之所以会反季节开放,跟今年的天气反复有关,一冷一热的气候使得植物分不清季节。就像这几天的天气,都接近3字头了,所以花儿们都凌乱了。不过,这周接下来猛然两拨冷空气到来,可能会把这些糊涂的花打回原形。

    温暖的秋天蚊子很活跃

    它们是在努力吸血孕育后代

    各大医院里,最近接诊确认虫蚊性皮炎的也不少。秋季蚊子这么多,和天气温暖有关吗?秋季蚊子是不是真的比夏天毒?

    浙江省疾控中心专家解释,成蚊的适宜生长温度是25℃~30℃,湿度为70%左右。浙江省蚊子的繁殖和生长有两个高峰期,第一次是6月前后,而第二次就是立秋之后,8月至9月。秋天的蚊子比夏天的幼蚊体格壮实,而且吸血的雌蚊有产卵繁育后代的重任,为了给后代提供更多营养,也为了更好地过冬,此时都会拼命大口吸血,而并非毒性大。

    这个时候,蚊子的种类基本有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等。由于今年浙江省有登革热本地疫情,而登革热是由白纹伊蚊传播的,因此需要防蚊,防止登革热的传播。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王丽 通讯员 徐尤佳 江歆 陈欣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