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穹顶 STT或成最“脚踏实地”突破口

05.03.2015  18:32

  柴静一部《穹顶之下》再次引发了公众对环保相当程度的热议,其中一个结论是汽车尾气排放对于环境的影响。这里我们并无法确切的论证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因,但可以肯定的是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是刚需,在短期内新能源汽车无法实现快速普及满足人们出行需要的情况下,如何尽可能的降低尾气对环境的影响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欧洲对于环保的要求非常苛刻,除了不断升级排放标准并推行清洁能源之外,普遍的做法正是推行STT发动机智能启停系统。

   环保效果显著已被国际广泛采用

  也许很多人对STT(Stop-Start)系统并不了解,顾名思义,这套系统就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临时停车(例如等红灯)的时候,能够自动熄火,当需要继续前进的时候,系统又能自动重启发动机。统计表明,发动机启动时的耗油量仅相当于怠速几秒的耗油量,而发动机怠速过程中由于燃油燃烧并不充分,因此在怠速阶段产生的污染和有害气体的比例更高。因此如果停车超过一定时间,发动机自动启停无论对降低油耗或是减轻污染都大有裨益,事实上,这一点已经被许多国家和地区采用。

  就在去年,香港特区政府已经审议通过了《汽车引擎空转定额罚款草案》。按照规定,除巴士、混合动力车型等豁免情形之外,怠速三分钟之后必须熄火,否则将定额罚款320港元,该条例预计将于6月份生效。不止香港,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已有立法监管停车熄火,怠速停车熄火立法正在全球成为惯例。具备STT功能的车又被称作“微混合”动力车,因为它能大幅减少发动机在怠速时产生的排放。目前,欧洲新上市的车中超过50%都配备启停系统。

   朴实可靠节能又不失驾驶乐趣

  在国内,虽然目前并没有强制规定车辆必须安装STT,但已经有品牌意识到了这一点,从2012年开始,东风标致就开始了STT在旗下车型的推广普及,到目前为止,其主力车型东风标致408将成为第一个也可能是同级别市场中唯一一个全系搭载STT的车型。对于降低油耗和排放,STT的作用立竿见影。尤其是针对日益拥堵的城市路况,它的节油能力最高可达15%,东风标致408 1.8L CVVT和1.6THP车型的百公里综合油耗分别只有5.9L和6L,而据透露其即将于近期上市的1.2THP车型,搭载STT后百公里油耗仅为5.2L。面对越来越少的蓝天和让人不适的空气,STT能减少燃油消耗是一方面,它更重要的作用是能够显著降低由于怠速而产生的排放,启动平顺使用耐久,丝毫不影响驾驶乐趣。

  频繁的启停是否会影响发动机的寿命,这个倒不必多虑。408所搭载的STT系统按照30万次启停标准设计,按每天启停100次计算,可以陪你走过十年,这基本就是一辆车的生命周期了。当然也有人会担心启动延迟的情况,因为延迟而被人加塞或者被后车催促都不会给人好心情。实际上STT系统所适配的发动机都采用了缸内直喷技术,并不存在启动延迟的情况。因为直喷发动机可以直接通过喷油器雾化汽油,原理上可以在一个工作循环内完成启动。而一般的非直喷发动机,由于需要进气气流雾化汽油再携带进汽缸,启动时间要比采用直喷技术的发动机慢不少,所以延迟只会出现采用在非直喷发动机的车型上。

  关于STT系统的很多疑问,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被充分考虑。例如在车内外温差过大的情况下开启空调;蓄电池电量很低;制动助力系统压力不足;车辆处于陡坡等需要发动机运转的特殊情况下,STT都不会工作。STT的智能化在于它只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做到锦上添花,在不影响正常驾驶乐趣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油耗和排放,而绝不会出现单纯为了省油让你面临被“釜底抽薪”的状况。

  作为一项简单有效,值得推广的节能减排技术,STT发动机智能启停系统因为其性能可靠,启动平顺并且不会影响丝毫的驾驶乐趣,已经在欧洲普及。面对“穹顶之下”的现实,STT这项朴实却真正实用的“微混”节能技术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

点击查看汽车频道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