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18.05.2015  12:25

  近年来,绍兴市以推进非遗活态传承为重点,在紧抓传承队伍和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搭建非遗活态传承的有效载体,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非遗保护事业,充分发乎民众的主体作用,使广大民众共享非遗保护成果,初步形成非遗保护“活水养活鱼”的良好态势。

  一是抓队伍,确保非遗有人“”。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强化传承人梯队培养,目前全市已有国家级传承人14名、省级传承人85名。加强对传承人人文关怀,设立市、县两级代表性传承人补助经费,开展“服务传承人月”活动,对年老体弱传承人开展抢救性记录工作,充分激发传承人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积极性。成立绍兴市非遗传承志愿团,吸纳60余名民间文学、传统手工技艺、地方戏剧曲艺方面的传承人参与,常年深入基层开展非遗志愿服务。

  二是进校园,推动非遗有人“”。与学校合作,让学生走进、了解、学习非遗,以学校教学促非遗活态传承。非遗基地进校园,与市教育局联合开展教学传承基地认定工作,要求创建单位结合学校特色,开展非遗教学传承工作。2013年,认定首批19家市级非遗教学传承基地。开展省级教学基地申报工作,诸暨市浣纱小学(西施传说)、富盛镇中心小学(绍兴莲花落)等9所学校成功创建为省级基地。非遗传承人进校园,与学校共同设立非遗社团,聘请代表性传承人担任社团辅导员,定期前往学校传授非遗;邀请代表性传承人在大专院校开设非遗选修课程,培养专业人才,石如桥营造技艺省级传承人罗关洲在中专开设桥梁课程。非遗活动进校园,每年组织开展各类非遗演出、展览、讲座进校园,如每年组织高雅艺术(绍剧)进校园演出,2014年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100多场。

  三是重参与,力促非遗有人“”。将非遗作为公益性文化服务重要内容,以公益性为亮点,开展非遗点单服务,使群众共享非遗。开设非遗体验课,在非遗馆和文化中心分别设立非遗体验区,以传统美术、手工技艺为重点,面向未成年人开设面塑、棕编、剪纸等易学、易用、易参与的非遗体验课题,民众点单参与“”。目前,每周开设2期体验课,群众报名火爆。开展非遗培训班,在体验课基础上,开设短期非遗培训班,由传承人全面传授非遗项目。已开设莲花落、平湖调、绍兴摊簧、乌毡帽制作技艺等10余期培训。今年,面向市核心区开展点单服务,将非遗培训班送到市民家门口。开展非遗传习班,使民众从业余“玩非遗”逐步变为专业“玩非遗”。对有功底、有兴趣、有潜力的学员进行重点打磨,使他们掌握非遗专业技术,能在相关领域崭露头角。目前,绍兴莲花落、绍兴平湖调、诸暨西路乱弹等学员已经走上舞台演出,并有节目在全国性比赛中获奖。

  四是树品牌,实现非遗有人“”。加大非遗品牌打造力度,以品牌扩影响、以品牌促发展、以品牌谋共享。借力节会,大力培育非遗节会品牌。有效借助“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节会思路,组织安昌腊月风情节、嵊州中国民间越剧节、诸暨西施文化节、上虞虞舜文化节等活动,扩大非遗节会影响力,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创新思路,树立非遗节日品牌。紧密围绕“我们的节日”,根据群众文化需求开展节日非遗活动,有序开展元宵灯会、端午划龙舟裹粽子、中秋祭月等群众性非遗活动,引发群众参与热情。扩大范围,充实非遗活动品牌。通过组建讲故事传承团、连续组织全市“讲故事”比赛、多场地开展“水乡社戏”展演、打造“水乡戏台”每周演出等方式,打造“绍兴师爷讲故事”“水乡社戏”两个品牌。陆续推出“非遗大讲堂”“非遗传播行动”等非遗讲座品牌,邀请非遗专家、传承人开展主题讲座,加大非遗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