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技大市场建设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头戏来抓

14.11.2014  17:06

11月12日,全省科技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在海宁举行,会议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加强探索实践,加快完善科技大市场运行机制,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解“四不”问题“闯出一条新路子”。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副厅长王宏理、首批26家试点单位和中介机构代表以及各市科技局负责人出席座谈会,试点单位作了工作交流。

周国辉对全省科技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开局作了肯定。他指出,各地把科技大市场建设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加以推进,认真研究试点方案、建立工作班子、设立专项资金;试点单位所在市县出台了一批有一定含金量的政策举措,支持科技大市场建设;首批26家试点单位都明确了运行主体,大部分都实现了公司化运作;各地科技大市场开业以来,通过开展线上线下交流、举办技术成果竞价(拍卖)等活动,积极为企业提供创新服务,取得了初步工作实效。

在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后,周国辉对下一步扎实做好、加快推进科技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提出了四点意见。 一是进一步提高对试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自觉性和使命感。 加快建设科技大市场符合科技成果市场化改革的方向,符合科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符合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需要,符合我省经济转型发展的实际。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建设发展科技大市场的自觉性,把其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作为破解科技“四不”问题的重要途径,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头戏来抓。 二是进一步明确科技大市场建设的主攻方向,增强工作定力 。要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学会在市场中“自我造血”,减少对政府部门的依赖;要注重差异化发展,紧密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努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大市场;要推进规范化运作,省级层面要统一市场规划布局、统一网络平台开发、统一市场考核评价体系、统一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市县要加强对科技大市场的宣传发动,积极参与省级综合科技大市场举办的重大活动;要保证常态化运行,积极引进一批技术转移、咨询评估、研发设计、投资融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等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常态化开展科技成果展示推介、技术交易、产学研合作交流等活动。 三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试点工作机制和方法。 充分运用夏书记提出的“工作十法”指导科技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上下联动、坚持开放合作。 四是进一步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 做到组织领导落实、政策资金落实、工作责任落实,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按照试点工作的要求,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切实推进试点工作,力争早出成效。

据悉,我省是最早开展网上技术市场改革试点的省份。早在2002年,在时任省科技厅长毛光烈同志的倡导下,我省开始建设和培育网上技术市场。十多年来,我省的网上技术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技术市场建设发展的路子,成了浙江科技工作的一大亮点和品牌。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的技术市场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截至今年10月,浙江网上技术市场累计发布省内企业技术难题6.89万项,科技成果15.64万项,累计签约合同3.08万项、成交金额288.5亿元,总体规模和各项指标保持全国领先。在全国率先开展较大规模的科技成果竞价拍卖活动,成功竞价(拍卖)的科技成果273项,成交金额4.1亿元,目前已有60项成果成功产业化。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作者:科技金融时报记者  孟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