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 防秋燥、防秋乏、防秋悲

10.09.2015  10:19

秋空雁度青天远,疏树蝉嘶白露寒。”前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随着白露的到来,杭州暑气渐渐消散,而秋意渐浓。浙江省新华医院名中医馆主任医师施维群教授说,秋天天干易燥,养生也要适应自然,顺应自然。

秋季易燥,滋润为先

秋天是成熟收获的季节,经过一个夏季的消耗,到了秋天,收敛阳气、保养精气是秋天养生的重点。

白露过后,雨水渐少,人们更容易感到“”,会有口鼻咽喉干燥、皮肤干巴巴等情况出现。干燥的气候对肺的影响最大,因此呼吸系统疾病很容易就被诱发。咳嗽疾病在这个季节不容易好,会干咳,甚至咯血。

施教授说,由于秋天昼夜温差逐渐增大,稍不注意就容易着凉感冒,甚至引发各种旧疾、慢病,如关节病、心血管疾病等。虽然民间谚语有“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说法,不过对老年人来说,并不完全适合。他表示,秋天不能贪凉,要及时根据天气来添加衣物,注意保暖,尤其是老年人,脾胃受寒易发生急性胃肠炎。

秋燥易消耗津液,因此秋季饮食上,滋润为先。施教授说,无论是食疗还是中药滋补,都应润燥。多喝水,少吃辛辣、油炸、大热的食物,多食枣、木耳、百合、藕、马蹄、甘蔗等应季食物。这些食材有润肺、滋润脾胃、清凉润燥的效用。

萝卜滋润消胀气,可以多吃,而生姜太过辛辣,会增加燥气对身体的伤害。”施教授说。

养生养心,顺应自然

黄帝内经》云:“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民间也有“春困秋乏夏打盹”的说法。施教授说,秋天天气凉爽,夏季消耗量大,人更易感到疲乏,需要充足的睡眠来进行调养。早睡早起,这样才更有助于精力的恢复。

白露之后,凉席也应该撤去,空调要减少开的次数,晚上睡觉要关窗,避免寒风入邪。寒从脚起,老年人体质较弱,更要注意足部保暖。

多事之秋”、“心上有个秋”、“秋风秋雨愁煞人”,这些词汇显示出了秋天的气候给心情带来的影响。秋天很容易感到发愁、抑郁,施教授说,秋天更应注意调节情绪,调整心态,把自己的心情控制把握在一个平稳的状态。到大自然中去是非常好的调节方法。

秋天应该多亲近自然,要到大自然中去,多运动多锻炼,不仅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对于调节情绪也是一种很好的帮助。”施教授说,锻炼要量力而为,选择适合自己的中等强度运动,时间最好是在日出之后以及晚餐后半小时之后。喜欢棋牌运动的老年人更要注意坐下时间不能太久,要多起来活动,长时间久坐对于心脑血管健康尤为不利。

施教授总结,秋天养生,同样要管住嘴、迈开腿,防秋燥、防秋乏也要防秋悲,到大自然去,适应自然、顺应自然。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见习记者 陈敏娜 通讯员 卢竹璟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