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医儿院神经内科主任高峰教授坐诊“好孕”

03.02.2015  07:52

三岁小儿夜里睡觉经常哭醒

网友“爱迪生看见”问:我儿子3周岁,从出生到现在睡眠质量一直不好!1到2周岁时,因为喝夜奶,一晚总要醒3到4次。最近半年夜奶断掉了,但睡着的时候偶尔哭起来,要大人抱着,逛悠着,拍着才能睡。最近几天,入睡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就哭。人不是清醒那种,感觉是做梦了。孩子睡觉多梦是神经系统出了问题吗?是否需要去就医?

高峰教授答:影响儿童睡眠的因素有很多——

1.睡眠环境(大的环境如室温、噪音、光线、毒性物质、安全性等;小的睡眠环境如床、被子、衣服、睡眠姿势等);

2.睡眠习惯(睡眠日程、喂养、午睡等习惯);

3.健康因素(生病、药物、营养);

4.社会文化背景(父母的价值观、父母的习惯);

5.社会情绪背景(依恋、气质、母亲的心理健康 /压力);

6.儿童神经发展背景(睡眠能力、认知水平的发展)。

影响三周岁幼儿睡眠的因素主要有:

1.随着语言和认知的发展,孩子学会讨价还价,不愿上床睡觉;

2.想象力的发展,导致夜间恐惧;

3.物体象征意义理解力的发展,使得幼儿寻求过渡性安慰物,以缓解正常的发育和分离焦虑;

4.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发展,引起更多的反抗上床;

5.分离焦虑,导致反抗上床和频繁夜醒。

这位网友的孩子的睡眠问题,属于频繁夜醒和夜惊,是婴幼儿常见的睡眠问题,通常无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

经常夜醒的孩子 建议和大人分开睡

孩子的睡眠问题家长们都很关心。怎样的情况属于夜醒,怎样的属于夜惊,也是平时门诊里很多家长的疑惑,在这里我一并解释清楚。

夜醒,通常指6个月以上仍会夜醒。发生率6个月:25%至50%;1岁:30%;1至3岁:15%至20%。

夜醒的孩子部分能自我安抚入睡,夜醒时间短暂,不会打搅父母;也有部分不能自我安抚入睡,制造声音叫醒父母寻求帮助,而且帮助越多,夜醒会越频繁。

夜醒的原因也很复杂,需要综合分析。

如病理原因,像躯体疾病:胃食管反流、疼痛(中耳炎等);

行为问题,入睡时有依赖行为:抱着、晃着、含着乳头或奶嘴、听音乐或看电视;

行为限制不足:入睡前反复提各种要求,拒绝上床;

白天睡眠不足,会导致更频繁的夜醒;

环境因素:嘈杂、室温过高、被子盖得过多等等。

建议家长们,首先排除婴儿躯体和心理因素引起的夜醒,最好与大人分床睡,分房睡更好。治疗过程中适当延迟孩子上床睡觉时间半小时,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也可采用消退法或逐步消退法调整治疗。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张姝 通讯员 王雪飞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