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图书室缘何遇冷

05.12.2014  08:17

清波街道社区图书室拥有藏书4000多册。

目前,杭州市已建立2000多所村(社区)图书室,但是在省图书馆、杭州市图书馆一座难求的情况下,杭州不少社区图书室却乏人问津,有的常年关门。社区图书室究竟为何遇冷?记者开展了调查走访。

不知道家门口有图书室

柳翠井巷社区的电子阅览室,位于社区内一栋高层住宅的一楼。下午4时,记者来到电子阅览室时,却吃了个“闭门羹”。阅览室的卷闸门关得紧紧的,门上贴着“正在维修”的告示。许阿姨在这栋高层建筑住了3年,她告诉记者,至今都不知道楼下有个可以看书的阅览室。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门,我也从来没有走进去过。”许阿姨说,自己已经退休了,闲下来喜欢看书,甚至会去书摊买一些便宜的书来看。“如果这个阅览室能早日开门,那对我们来说真是太方便了。”不过许阿姨也认为,社区阅览室的招牌应该再显眼些,社区也该多做宣传。“从来没人告诉我,楼下就有个可以看书的地方。

阅览室的背后,则是柳翠井巷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社区正打算对电子阅览室进行装修,因此刚刚在前段时间关闭了阅览室。“对于从杭州图书馆借来的书,居民依然可以在咱们社区服务中心还。”社区工作人员说。电子阅览室何时能够重新开门迎客?社区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只是表示一旦装修完成,会尽快开放。

地方难找,开放时间有限

在蔡官巷35号清波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3楼,隐藏着一个面积近60平方米的社区图书室。说它藏着,是因为社区服务中心外面,并没有明显的标识。只有穿过一楼的社区服务中心大厅,再爬上狭窄的楼梯,才能抵达图书室。

图书管理员侯宝兰,是已退休的社区工作人员。每天早上9时,侯宝兰准时来到图书室开门,打扫卫生,整理报刊和书籍。相对于街道的其他4个社区,清波门社区由于和街道实现了图书室资源共享,显得比较幸运。“街道每年会拨10000元左右的经费,用来采购各类书籍,还会订阅几十种报刊、杂志。”侯宝兰说。在她的身后,是塞得满满当当的书架。图书室里,书架填满了两面墙,就连图书室里的三根承重柱上,也围着一圈书架。图书室有三扇朝南的窗户,采光很好,可以容纳20人左右,整体环境虽然朴素,却很舒适。

咱们这儿虽比不了区里、市里的图书馆,但是也有4000多本藏书了!”侯宝兰说,居民如果想借书,只需在登记本上登记一下即可。“来这儿看书、借书的人并不多,主要还是老年人居多。”侯宝兰说。记者在借阅登记本上看到,图书室每周大概能借出5至10本书。“不过会来看书、借书的年轻人真不多。

家住大木桥社区的张冬玲是个“书迷”。尽管常在图书馆借书,但是她从来没去过家对面的大木桥社区图书室。“一方面觉得社区图书室的书肯定比较少,另一方面等我下班了,社区图书室也已经关门了。”记者走访杭州市区多家社区图书室发现,图书室的开门时间一般为上午9时,关门时间在下午4时30分至5时30分之间。几家图书室的负责人都表示,目前社区图书室的主要使用者,以社区里的退休老人为主。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滕昶 通讯员 陈佳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