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验值,如何积累?

04.08.2015  09:49

为什么要从小让孩子参与有意义的社会体验活动?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串: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融进社会生活中去,提高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对于更多的留学生家庭来说,还有一个特别现实的目的和意义:国外名校很重视学生课堂以外的表现,而这些常常通过课外实践来体现。

以美国院校为例,他们很想知道学生如何安排课堂外的时间,特别是如何影响所在的高中社区和生活社区, 并作出重大贡献的。录取委员会人员会选择他们认为会对大学社区的社交和才智方面有贡献的学生, 寻找的是有天赋、热情、执着和成就的孩子。

如果你还不清楚哪些社会体验值得参加,不妨来看看国外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体验活动,看他们又是如何积累这些经验值的。

美国中小学:与地方实际密切结合

美国人不相信“赢在起点”,因此,对于中小学的作业不那么热心。所以学生的课外时间非常充裕,设法吸引学生参加各项有益的活动便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在美国,学生的课外活动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学生参加学校内的课外活动,它包括学习室活动、学生会活动、俱乐部活动、运动会、志愿服务活动等;另一种课外活动是学生在校外开展的。美国的社会教育设施和设备都十分齐备,各州、各学区都有若干个学生课外活动阵地,其中的图书馆、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公园、宇航馆、天文馆、水族馆、美术馆、科学普及中心、艺术中心等都在业余时间和休息日免费向中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这些场所开展各种活动,如在科普中心就可做一些化学实验。

美国各学校把课外活动作为帮助学生增长才干、适应社会人生的重要措施,经常进行考核,认为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竞争心理、责任感、领导能力和人际关系。

许多高校为了普及科学和吸引考生,还会举办各种类型的夏令营,将学习寓于娱乐之中。有的夏令营每天还由著名教授主讲大学课程,有的开放化学实验室,让中学生做一些大学基础实验。这样既可为中学生开阔眼界,也为大学做了动人的招生广告。总之,美国中学的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突出的特点是各校开展的活动都与地方社会的实际密切结合。

德国高中生:做国际志愿者

德国人认为,教育是无价的,与幼儿的“玩中学”不一样的是,中学生需要的是实践。他们觉得学生进入社会身体力行的实践,比任何说教都要来的有意义。

德国高中生毕业后,通常是男生去服兵役,女生去做社会服务。德国有这样的规定,女生从事社会服务的年龄在18到28岁。学生报名参加社会服务的时间,比高考后申请大学早。在同样条件下,学生有社会实践经历大学可优先录取。

一般来说,学生做志愿者有两个选择,选择在国内或者去发展中国家。留在国内的学生常被安排在幼儿园、福利院、养老院和各种社会志愿者组织。如做幼儿教师、慈善募捐、保护植物动物、垃圾分类指导、环境治理、救助流浪人员和难民、参加妇女保护组织、文化传播、手工制品制作等。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孙蓓蓓 实习生 王佳琳 整理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