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供电服务社会民生护航产业转型 助力杭州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

25.08.2016  07:04

今年1-7月,杭州全市用电量3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1%。这得益于我市第二、第三产业用电的增长,尤其是第三产业用电量达83.37亿千瓦时,同比上升15.65%。

用电量是经济发展的先行指标。今年上半年,杭州以10.8%的经济增速领跑,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1和3.1个百分点,经济转型成效显现。

从产业转型到重大项目建设,杭州供电公司主动服务,护航社会民生,助力杭州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

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

改善民生提升城市“颜值

杭州这么美,忍不住要和大家分享。”来杭打工的小夏在朋友圈转发了刚用手机抓拍的蓝天白云。近段时间,大家的朋友圈每天都被杭州的“西湖云影”“运河灯火”“钱塘夜景”刷屏。

然而,杭州的变化,不仅在这些显而易见的“颜值提升”方面。

从雷峰塔往东南绕过凤凰山,不到两公里的路程,是上城区馒头山社区。这里地处南宋皇城根,却是主城区最破旧的社区之一。由于绝大部分属于南宋皇城遗址重点保护区,近60年来,馒头山社区没有进行过大规模整治与开发。

公共厕所都在外头,早上排满倒马桶和上厕所的人,地上也脏得不行,都要踮起脚来走路。”当地老百姓回忆往昔景象,感慨不已。

去年11月,馒头山地区启动综合整治。半年多改造下来,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人都有着深切感悟:地面整洁了,蜘蛛网不见了,环境好了,烦心事少了,整个人舒畅不少!

在馒头山整治工程启动时,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也借此契机,对配电网落后的馒头山社区进行了电力架空线“上改下”改造,让这个带有杭州独特韵味的角落,逐渐展现出迷人的人文与自然相融的魅力。

不仅在馒头山,这样的景象在杭州遍地开花。

在市政府力挺下,杭州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

如今,市民到西湖、运河、钱塘江这三个核心地带,会发现亮堂了不少。拿钱塘江两岸来说,市民和游客可以看到,在江水、堤岸和建筑上,呈现了一个变化多姿的水墨江南。这正是杭州全方位实施道路整治、街容美化、城市亮化项目带来的成果。

缓解供电“卡脖子”现象

环西湖电力提升达世界先进水平

即使电网里的电很充足,但由于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市区电力设施规划落地困难等限制条件,城市发展新中心的建设,仍会受到供电容量不足的制约,这被电力人称为供电“卡脖子”现象。

杭州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主任周昱甬,就曾被杭州武林商圈、环西湖区域等先行开发区块的电力设施老化困扰了很多个年头,终于在今年将这块“心病”驱除了。

之前这些区域内变电站落地一直阻力重重,改造条件又不符合,区域配网建设举步维艰。”现在核心城区变电站落了地,有效缓解了区域内供电“卡脖子”现象,周昱甬兴奋不已。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魏奋 通讯员 钱英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