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社会力量投入 营造支持体育的良好氛围

27.04.2015  08:11

加大社会力量投入 营造支持体育的良好氛围

——访萧山区文广新局(体育局)局长董茶仙

导言:

去年10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的杭州市“两会”上,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鸿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讲到要“加快体育强市建设”。在这种背景下,杭州日报推出大型主题报道——体育局长的“运动经”,通过对杭州区县(市)体育局(文体局)局长的采访,谈谈他们对全民健身的认识,进一步推进杭州的全民健身大发展。

 

从学生时代起,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体育爱好者,因此,聊起体育来,萧山区文广新局(体育局)局长董茶仙称自己不仅是一名工作者,更是一个热爱体育的运动达人。说起自己的运动经,她有不少的故事……

四年级起我就是运动员,常规项目是跳高、跳远和跨栏及接力跑;初中时,还加入了校女篮;念湘湖师范时,担任了学校体育部部长。达标项项满分,还破过湘师的跳远纪录。”可以说,从学生时代起,董茶仙便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1年,还在萧山区教育局任副局长、分管学校体育工作的她竭力推动了学校运动场地社会开放工作,80余所学校安装了二代身份证读卡器,并为进校健身的市民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好评。

如今,练过88式太极拳也习过瑜伽的她,则非常有规律地和球友们坚持着两项常规运动,一是晨间投篮,罚球线投篮命中率一般都能在50%以上;二是每周2-3次和网球协会的同志们一起打网球。“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已是她付诸每天行动的生活信条。也正因为如此,在同事们眼中,如今已经成为文广新局(体育局)局长的她,无疑是引领全民健身活动的好榜样。

董茶仙介绍,萧山区政府历来重视萧山体育的全面科学发展,自2009年开始,每年投入350万资金进行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截至2014年,全区共有健身苑点1326个,乒乓球室497个,篮球场987个。而经过为期两年的紧张施工,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占地约20亩,总投资达1.5亿元的萧山游泳健身中心建设于2014年年底正式向公众开放。

近年来,萧山区体育局也一直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体育产业,支持企业、社会力量组织或承办各类体育赛事的活动。去年,新区一家室内场馆面积达1万平方米,集运动、休闲、餐饮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民营体育中心投入运营,设有羽毛球馆、篮球馆、网球馆、足球馆、乒乓球馆、力量训练馆、美式台球室等运动场馆,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市民的健身需求。区内国家唯一的女子围棋队选拔和训练基地、浙江省围棋训练基地的萧山明仕棋院,多年来承办国际国内高端赛事。去年,萧山区武术协会承办第五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近千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太极健儿云集萧山,通过比赛、论坛、交流等多种形式推广太极文化,达到了“以武会友”的目的。此外,活跃在游泳、网球、门球、羽毛球、乒乓球、棋类、健身舞蹈、瑜伽等体育协会和俱乐部等组织中的体育发烧友也真不少,冬泳协会组织的“湘湖杯”元宵冬泳比赛已经开展了九届,陈妙林和他的骑行队川藏骑行和环法骑行历险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带动了不少爱好运动的市民。

如今在萧山,无论是城市广场、公园,还是湘湖、体育中心,都能看到一群群热爱运动的市民,清晨或傍晚锻炼身体。慢步、广场舞、骑行、游泳……健身方式多种多样,全民健身的意识更是越来越强。谈到今后的工作重点,董茶仙也特别强调了要加大多元投入场馆建设,创新运营模式,努力推动国民科学健身和体育消费习惯的养成,进而推动全社会重视体育、支持体育的社会氛围的形成。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吴卓平        编辑: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