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磨一剑 海亮试水全产业链生态农业

29.12.2014  10:38

    选种、种植、养殖、加工、储运,全部自己来干,记者探营杭州生鲜门店

    “2011年,我们最初的想法只是想解决海亮集团所辖学校的食品安全问题,打算在诸暨找1000亩土地自己种点蔬菜,养一些鸡。”这几年极少在媒体上公开露面的海亮集团董事局主席冯海良,近日频频与媒体接触,为海亮布局了整整三年的生态农业吆喝。

    “后来邀请来诸暨店口的农业方面专家有100多人,包括养鸡鸭、养鱼等方面的,我把80%的精力都放在了农业上。”之后,海亮集团到处寻找优质基地。截至目前,海亮已拥有农业基地22个,在黑龙江、云南等地建设越冬、越夏应季种植基地,确保全年持续供应蔬菜;在安徽、江西等地建设土猪和土鸡种源建设生态养殖基地……

    “像我们这样做(农业)的,很少。”冯海良说,“三年磨一剑”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买得明白,吃得放心”的食品。

    选农业基地,对空气、水源、土壤有严格要求

    12月19日,海亮集团正式对外推出打磨了整整三年的农业食品品牌“明康汇”。在海亮的一本宣传册上,如此写道:“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我们历时三年多,走遍300多万平方公里,先期寻找并建设符合我们对空气、水源、土壤有严格要求的22个基地……

    为了佐证企业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谨慎和用心,海亮集团邀请全国媒体走进农业基地,从江西的蔬菜种植基地,安徽的养殖猪场,湖北的丹江口养鱼基地,再到云南的瓜果基地。

    上周末,本报记者应邀去参观江西高安和浙江仙居的农业基地。从高安下火车后,还要坐1个半小时中巴车才能到达基地现场。“这个基地是去年成立的,未来5年将投资20亿元,用于打造生态富硒农业全产业链,生产生态富硒大米、油料、杂粮、水果、蔬菜等,还会养富硒鱼、富硒黄牛、富硒鸡鸭等。”当地项目负责人介绍说。

    在生产基地里,记者看到当地的农民穿上了海亮的工作服在田间摆弄蔬菜移栽机,一条百米长的田畈只要十多分钟就可以种好两排整齐的菜苗。

    现场陪同的海亮生态农业集团研究院院长助理徐冉博士告诉记者,海亮在选择农业基地时并非随心所欲,要对当地的土壤和水源进行环保测试。“当时看中了60多万亩的富含硒土地,后来派专业人士一检测,发现只有5万亩左右的土地是符合要求的,其他多有重金属超标等问题。

    她说,同样在仙居等多个农业基地,经检测合格并最终使用的土地比最初相中的要少得多。

    高安市田南镇党委书记盛恒说,海亮在种植蔬果的时候使用的都是有机肥,这不仅是对自己种植的食品安全有个保证,还改变了当地农民一直用化肥的习惯。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记者 金梁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