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扶贫消困”不漏户不漏人

26.11.2015  19:35

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的帮扶方案落实了没有?帮扶干部上门了没有?帮扶成效出来了没有?今年以来,磐安县有序开展“扶贫消困”工作,对“扶持谁、谁来扶、扶什么、怎么扶”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截至今年10月底,磐安县低收入农户中已有3691户、5303人的全年收入达到4600元以上。

今年以来,磐安县各乡镇、部门全面开展了“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拉网式排查,基本做到不漏户、不漏人。调查统计,截至2014年底,磐安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600元以下特困家庭为4755户、7072人,分别占全县农村总户数和总人数的6.7%和3.9%,其中低保户3496户、5105人,五保户223户、229人,其他低收入农户1036户、1738人。从致贫原因看,因病致贫的占96.81%,因残致贫的占1.93%,因缺少劳动力致贫的占1.22%,因灾因学等其他原因致贫的占0.04%。

对于“4600元以下”贫困对象,磐安县扶贫办进行了统一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分乡镇建立了花名册,为确保“扶持对象精准”奠定了基础。磐安县民政部门还会同乡镇对全县“4600元以下”贫困对象进行了分类梳理,新增低保对象204人,全县的低保占比达到了2.65%,同时从4月份开始将全县农村的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96元,年低保标准达到4752元。按“应保尽保”的要求,动态管理低保对象,到9月底,磐安县共新增低保对象118名,新增重度残疾保障对象96人,农村低保面已达到2.99%。同时,通过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途径,对全县380户、630人实行了助困救济。

磐安县各乡镇专门安排一名干部开展结对帮扶,今年6月底前驻村干部对全部贫困对象走访了一遍,并填写了结对帮扶联系卡。县委组织部则对全县88个省级扶贫重点村选派了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其他县(市、区)做法基础上,磐安县结合实际情况,出台了《消除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实施意见》,制订出台了扶贫十项措施和5个扶贫套餐。同时,建立考核处罚机制,将“消除4600元以下工作”纳入镇村干部年度绩效考核,如果到年底所结对农户收入达不到4600元以上的,要取消镇干部年度评称职资格、村干部评先评优资格,并相应扣除镇村干部500~1000元的年度绩效考核奖。

今年,磐安县还在尚湖镇设立“消困”试点乡镇。尚湖镇精准识别扶贫对象,驻村干部逐户上门走访全镇2767户低收入农户,精准了解低收入农户的户情。该镇还建立了“驻村干部入户把脉、村干部坐堂问诊、镇扶贫办集体会诊”的三级联动机制,并按照因病、因学、因残、因灾、缺门路、缺技术、缺资金的“四因三缺”致贫类别,给每户“特困农户”建档立卡,为448户、694人“特困农户”私人定制了5个脱贫套餐。

在全县精准扶贫推进会后,磐安县各乡镇积极开动脑筋,做好深化提高文章,努力扩大帮扶成效。按“能扶尽扶”原则,各乡镇根据帮扶对象的不同能力和不同需求,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提出了合适的帮扶产业,包括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来料加工、社会公益岗位就业、支持低收入农户参股分红等。如高二乡帮助“特困户”发展和抚育猕猴桃产业,新渥镇帮助“特困户”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尚湖镇引导企业创办爱心公益车间安排智障人员就业,维新乡试行低收入农户股份量化分红等。据统计,截至9月底,全县共有284户、475人从事了各类产业发展,有74户、123人落实了就业岗位。

结对帮扶存在流于形式,只结不帮、只结不扶的问题;“虚结”、“假结”、“无效结”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在扶贫消困工作期间,磐安县要求督查办对乡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工作,严格按照“不定时间、不打招呼、直接下村、直接入户”的要求进行跟踪督查。为了使干部结对帮扶能真正做到真结实帮,磐安县政府在全县建立“一月一查一通报”制度,重点通报干部上门走访、帮扶项目落实、帮扶成效体现等情况,目的是督促结对干部承担政策宣传员、信息传递员、发展参谋员、心理辅导员等多种职责,使帮扶对象遇到困难有人可找、有人可依,最终使“应保尽保、能扶尽扶、可给皆给、能帮则帮”的要求得到全面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