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下放权力“接得住、运行好”

21.04.2015  13:31


今年审批改革我市12项大动作

  4月20日下午,我市再次召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之所以说“再次”,顾名思义,此类会议此前已开过多次。记者粗略统计了下,近5年来,我市每年都会召开两次以上相关会议,由此也可见其工作的“分量”。
  这次会议关注点,在于我市审改工作去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后,下一步该何去何从?当然,会议也给出了明确答案:继续“清、放、并、创、建”,并于今年完成12项改革任务。

   晒成绩
   权力事项由
   14476项减为3215项
  何谓突破性进展?会上公布的一组数据,可大概了解我市去年审改工作的成绩:
  大幅清理规范市直部门14476项权力事项,保留3215项,下放1012项,清减率达70.8%;
  市政府向各主城区政府下放建设工程项目相关市级审批管理事项85项,基本实现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市、区同权;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5城区共受理建设工程项目审批事项共532项,办结416项;
  推行投资项目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二合一”审查等流程优化举措,666个项目进入审批新流程;
  新设立登记各类企业53552家,同比增长35.05%,注册资本总额达2896.24亿元,同比增长113.35%;
  大江东实现“办事不出管委会”,我市将涉及45个市直部门的4412项权力事项和建设工程项目交易权限委托、下放给大江东管委会。

   查不足
   权力下放后下级“承接”面临考验
  成绩不错,但问题也存在。其中较为普遍的,是下级“接不住”问题。上级的审批事项是放下来了,但有的基层部门接不住、办不了,下放事项未集中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办理而导致审批周期反而拉长等问题,已经成为简政放权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还有就是基层平台窗口由于办事场地等限制,没有匹配承接上级下放事权的能力,这一现象在老城区尤为突出,比如建设工程项目“一站式”办理、“工商登记五证一章”等诸多改革措施得不到有效实施,还有公积金、市民卡等一批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也未实现集中办理。
  近期有些“”的“红顶中介”在杭州也存在,有的中介打着政府的旗号,服务乱,收费高,搞垄断,既扰乱了市场秩序,更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抓对接
   充实人员让基层跟上配套力量
  问题找到了,接下来就是“对症下药”。最近,我市已调剂出100名市级事业编制下放到主城区,为的就是让基层跟上配套力量,保证下放的行政审批权力能“接得住、运行好”。对于如何深化改革,今年我市还将在完善权力清单制度、健全责任清单制度、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等12个方面有新动作。
  审改工作做得好不好,还要记入地方部门领导班子考核结果。市政府还将结合深化作风建设,适时派出督查组进行督查,对审批脱节、延误企业和群众办事造成不良影响,对接收单位不按程序办事、违规操作、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等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真正让群众满意。(本站编辑 刘娟摘编)